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的“江西声音”
5月19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湿地保护”问题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住赣全国政协委员、副省长谢茹,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清华参加座谈会,并分别作题为《加强鄱阳湖湿地保护,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湿地保护生态补偿工作力求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言,为保护湿地,捍卫长江经济带的生命命脉建言献策。
谢茹表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唯一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网的湖泊和国际重要生态湿地。每年,在鄱阳湖越冬的水鸟有10万只,特别是白鹤数量最高达4000余只,东方白鹳数量最高达2800余只,分别占全球总量的98%和85%,是国际公认的“珍禽王国”和“候鸟乐园”。保护好鄱阳湖湿地,不仅关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还关系长江经济带建设。
针对当前鄱阳湖湿地保护存在的困局,谢茹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生态用地”性质,划定湿地保护“红线”,统筹相关部门法规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制定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十三五”规划,对鄱阳湖等重要湿地加大项目经费投入;建立全流域监控管理平台,实时管理湿地水质,实时监控破坏行为。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设立长江湿地生态补偿资金,探索多渠道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湿地保护项目;建立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通过调节储水量,自然恢复湖库生态。建立湿地生态考评机制,强化湿地保护行政问责。三是积极改善沿湖数百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条件,有效增加湿地面积,保护候鸟栖息地,从根本上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提高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长江中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脊梁’,也是发展的洼地,肩负着发展和保护的双重压力。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缺乏统筹的保护和管理,长江中游湿地正面临一系列问题:围垦和改造导致湿地面积锐减,污染和富营养化使湖泊水质下降,湖泊淤积加剧,资源不合理过度利用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陈清华对湿地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剖。他建议,一要编制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补偿总体规划。建立权威、高效、规范的湿地生态资产评估规程,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二要制定完善国家湿地生态补偿法规。出台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补偿条例。三要设立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补偿基金。同时,积极完善生态补偿的投融资体系,探索并建立包括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四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补偿协作机制,协商解决湿地生态补偿的重大问题。(李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