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看病中心”该吃什么“药”

20.05.2014  11:52

北京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外地患者看病;另一面是,每年河北700万人次、甚至感冒发烧都赶赴北京就医,而距京30公里的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高达70%。由于北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看病就医,使北京三甲医院不堪重负,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5月19日《瞭望》)

提及大医院的人满为患,经常被拿来做类比的是美国,同样是大医院,美国大医院则是另一番景象,不仅绝对看不到患者扎堆的情形,美国人甚至根本不愿意去大医院看病,绝对不像国内大医院的医生那般每日如同上战场。美国之所以能成功实现患者的分流,则被归功于其分层次医疗体系。

美国的医疗体系有太多值得国内学习的地方,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分层次的医疗体系,也是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实现最优最高效配置的不二法门。不过,简单的认定当下国内医疗体系的痼疾,就在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个别大城市,甚至认为将这些资源拆分下沉,便能万事大吉,也的确太过仓促。无论如何,与美国的人口总量及其分布有着很大差异的事实,其实注定了国内的医疗环境会有极大的不同。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看病中心”,当然与北京集中了相当的医疗资源有关。但医疗资源是不是不该集中,或者分散才是硬道理呢?答案恐怕同样是否定的。对于医疗服务而言,资源适度集中其实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医疗人才的培养,团队的打造,其实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集中度。而从医疗资源有效辐射半径最小的角度考量,医疗资源适度集中于大城市,更是一点问题没有。那种认为只需把大医院建下去,医疗资源就能均衡的设想,更是一厢情愿。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高达70%就是例证。

基于国内的医疗资源而言,相比过度集中于大城市,更大的问题或许是整体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分层次医疗服务体系的缺失或不健全,还有医疗保险对就诊的分流作用不大。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求解之前,为了纾解日均70万外地患者看病,便把北京的大医院搬出去,恐怕只能是个削足适履的馊主意。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