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离世为何引发全城追思?——记江西乡村教师蒋国珍

22.06.2016  03:44
原标题:一位老人离世为何引发全城追思?——记江西乡村教师蒋国珍

一位乡村教师的病情,牵动无数人的心;一位老人的离去,引发一座城市的纪念。

蒋国珍——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37年来捐资助学达40余万元,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余人,他用一生的坚持,树立了一个“兴学重教”的楷模。

6月18日,蒋国珍老师追悼会在新余长安陵园内举行。新华社记者 温美良 摄

一座城市的纪念

18日上午8时,江西新余长安陵园内,低沉的哀乐中,蒋国珍老人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三个孩子,默默地站在角落,只见他不时摘下眼镜,擦拭眼角的泪水。

带孩子来看看恩师,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今年45岁的李爱平是蒋国珍的一位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李爱平都曾受到蒋国珍的资助,得知恩师去世的消息,远在广东做机械生意的他连夜带着孩子,赶回家乡参加老师的追悼会。“没有他当年的资助和鼓励,我不会有今天的生活,我要让孩子们记住他。

6月15日23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最美乡村教师蒋国珍因患鼻咽癌医治无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蒋国珍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人,1930年出生。1953年,他被组织派到江西铜鼓县三都小学代教。由于种种原因,蒋国珍终生未婚,无儿无女。

1979年,蒋国珍把国家补发的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出助学。此后,蒋国珍不仅捐了自己几乎全部的工资,还四处开荒种地,挣的钱也拿来资助贫困学生。

蒋国珍的生活异常节俭,一条毛巾剪成两块使用,一个咸蛋分三餐下饭。然而,37年来,蒋国珍累计捐款40余万元,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余人。

17日晚,蒋国珍老师追思会在江西新余市罗坊镇的一个小广场上举行,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参加。当蒋国珍生前影像再次投射在银幕时,许多人都失声痛哭起来,摇曳的烛光里,蒋国珍的音容笑貌依旧。

得知蒋国珍老师过世的消息,伤感的心绪犹如昨日瓢泼的大雨。”当地一名干部在追思会上说,“人间与天国,永远不缺平庸的身体,最稀缺的,是这些最纯粹的灵魂。心中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唯愿蒋老师永生。

6月17日晚,群众手捧蜡烛在新余市罗坊镇参加蒋国珍老师追思会。新华社记者 温美良 摄

人生最后的捐赠

今年大二的蒋成成是蒋国珍这几年资助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家里有姐弟三人,家庭开支全靠父亲蒋九保一人的打工收入。从高中开始,在蒋国珍的资助下,蒋成成顺利读完高中,并最终考上大学。

蒋国珍的侄女蒋根英告诉记者,2015年下半年开始,叔叔身体大不如前。过年前,蒋国珍已经染有风寒,但他还是拖着病体搭车去罗坊镇取出工资卡和存折上各7000元,又步行数公里送去给了蒋成成,当时存折上仅剩1.36元。

今年3月8日,蒋国珍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并被确诊为鼻咽癌脑转移。之后,当地志愿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在全市发起“看护全国道德模范蒋国珍老师志愿者招募”活动,发动12组共计200余名志愿者开展轮流陪护,一起照顾蒋国珍。

得知蒋国珍老师生病住院的消息,很多蒋老的学生闻讯而来。江西农业大学大二学生钱丽娟当时看到病床上面容憔悴的老人,不禁偷偷抹眼泪。“在罗坊中学念书时,我得到过蒋老100元的奖励,钱虽不多,但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钱丽娟说。

我人生的第一笔奖学金是蒋老师给的,是他给了我鼓励,让我发奋图强。”27岁的宋文操是当地的一名乡镇干部,中学时,他连续十余次受到蒋国珍的奖励,他也牢牢记住了老人对他的期许:努力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年4月,躺在病床上的蒋国珍提出捐献眼角膜,“我是党的人,当国家需要的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生命。我希望捐出眼角膜,帮助有需要的人。

4月30日,在陪护志愿者、亲属见证下,蒋国珍在遗体捐献自愿书上一笔一画签下自己的名字,完成了他人生“最后的捐赠”,把生命中最后一丝光明永远留给这个世界。

6月18日,受助学生在新余长安陵园内举行的蒋国珍老师追悼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温美良 摄

至死不渝的信念

最让我敬佩的是,他虽然身体上饱受痛苦,但他从来不表现出来,还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62岁的志愿者曾凡娣说,不管是前来探望的陌生市民,还是打针的护士,蒋国珍总是微笑着用目光迎接。为了不增加国家负担,蒋国珍还对医护人员说:“别给我打这么多针,不起作用了,别浪费了。

3月10日,几名当地政府人员前来探望,蒋国珍一眼就看到他们胸前佩戴的党徽,好奇地询问为何大家都戴党徽。听到全市党员干部今年起都佩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当先锋,蒋国珍当即请求也要佩戴,一名干部取下自己的党徽,别在蒋国珍的毛衣上。

直到去世,蒋国珍都佩戴着这枚党徽,他觉得佩戴党徽就是一份荣耀。”53岁的志愿者俞月仙说,老人经常伸手抚摸他的党徽,好像生怕掉了似的。

蒋国珍住院后,他的侄子、侄女也轮流陪护,侄子蒋金根4月18日从深圳回来后,就一直陪护在医院。“住院的时候,叔叔说,他没有给过我一分钱,问我会不会恨他?我说不会。”蒋金根说,住院期间,政府和爱心人士送来的慰问金,他也分文未收。

6月15日,蒋国珍逝世当日,下起瓢泼大雨。“蒋老师走的时候非常安详、平静。”蒋国珍弥留之际,志愿者曾凡娣握着他的手,正在给他讲述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的故事。曾凡娣说,蒋老师最爱听到“学生”二字,他是带着一份满足离开人世的。

蒋国珍的精神传递着温暖人心的正能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新余市渝水区委书记徐文泊表示,区里将建立蒋国珍工作室,传承和发扬他的可贵精神,用崇德向善的好人精神影响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