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鹰潭,开创宜居生活新境界

11.01.2016  09:21

      2015年,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宜居鹰潭目标,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全面小康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

  去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全省“多规合一”试点,科学编制《鹰潭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初步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贵溪、余江和龙虎山景区为骨干,以锦江、塘湾、上清等十强中心镇为支撑的“1+3+10”市域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化率达55.53%。

  按照“一江两岸、三城同创、城乡联动”思路,我市老城区重点推进6个棚户区、15个城中村、30余条城市主次干道和管网改造;信江新区着力实施60个城建项目,形成“三横三纵”路网体系,高铁广场、市民广场等项目全面竣工,中央商务区、高教园区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一江两岸”城市格局已经形成,集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我市还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启动户口“一元化”登记工作,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围绕公共服务一体化,我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成本分担机制,抓紧完善与户籍制度相配套政策,稳步推进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城市宜居品质有新提升

  去年以来,我市在以往城市建设成绩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着力优化、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过去的一年,我市从严格管控工业源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大城市扬尘污染整治力度、控制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等方面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了我市空气质量明显提升,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市空气质量指数始终保持优良,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领先;实施产城融合工程,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总部经济和公共服务机构进驻鹰潭,大力推进天虹商场、鹰潭大厦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建成市民广场步行街,完善新区功能配套,使信江新区成为宜居宜业的核心区;实施景观提升工程,突出信江两岸道路景观和慢行功能,加快鹰西大道滨江沿线和白露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信江植物园、鹰西湿地公园等建设,营造了“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生态宜居环境;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新区路网四期、环城东路延伸等16条城区主次干道建设,推动中心城区交通大贯通,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市民出行更便利;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加快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改造完善主城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市政配套设施,加快开放式群众性运动场、老城区公共停车场、供水供电供气管网、加气(油)站等项目建设,优化城区公交线路,构建网格化、标准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按照“宁愿少修一条路、少盖一栋楼、少增一点GDP,也要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办好”的理念,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十大惠民工程75件实事,确保如期完成。

  2015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3.6%,城镇就业率达97.2%;“多险合一”实现各项社保“同人同城同库”管理,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240元;积极推进保障房“以购代建”,新建1200套公共租赁住房全部开工;全市共完成48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建设。

  中心城区供水主管网已完成35公里管网铺设工作,占计划任务的184%;夏埠水厂扩容改造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结束,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市区天然气管道新增7公里,新增通气小区15个,新增管道燃气用户5716户;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安全为主、统筹兼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约5000万元,实施城维项目20余个,同时全面启动城区亮化项目建设工作,城区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主干道的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推进老一中、盐业公司、朱埠村、上下桂村等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科学布局社区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市民“15分钟生活圈”,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