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你参与了吗!

31.05.2015  20:56

            学通社讯(记者 于卓群)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如果说“建设书香社会”是方向,那么“倡导全民阅读”就是路径。那么,大学校园这个本该读书氛围浓郁的地方又是怎样的状况呢?近日,记者就“全民阅读”采访了我校部分师生和组织,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阅读,如同衣食住行,应该成为人的基本生存发展需求,成为一种终身持守的自觉习惯。”图书馆馆长张坚刚告诉记者,。“在目前的阶段,全民阅读还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学校引导,希望不久的将来,阅读会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如同举手投足一般的自觉自发行为,而不需要借助外力。”张坚刚介绍说,为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和持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2014年夏,学校启动了信息图文中心建设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之后,学校新的图书馆在9月份将结束第一期的建造。随后,将对图书馆内部进行装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开学时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的老馆只有七千多平米,不符合我们学校上万人的招生规模,新馆共有一万三千多平米,加起来就有两万多平了,规模更大,书籍更多,环境更好,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此借阅、学习。”张馆长表示,图书馆是大学里必不可少的设施,好的图书馆能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但由于电子书和网络的普及,许多同学不会去图书馆读纸质图书。为了吸引更多大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从2012年开始,图书馆每年都会通过办活动的方式引导我校学生走进图书馆,如大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知网杯”信息检索技能竞赛、读者之星评选、征文活动、讲座等,同时在宣传栏贴出馆内最新图书的讯息,官网上也新增了图书馆这项快速通道,在网页中可完成对馆藏期刊、文献的检索,“2014年我馆又新增了5.3万余册新图书。对大学生而言,进课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而进图书馆则是获取知识的另一条重要渠道,而且是在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图书馆重要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好的学习环境。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学习,感受好的学习环境。”
              2012级环艺7班的李倩现在已经离校去北京一家婚庆公司实习,作为“北漂一族”的她深有体会,“在大学的时候我去图书馆比较多,那会儿基本上是每天都会去的,现在工作实习了,忙起来就会很少去图书馆。但生活中遇到什么困扰时,我还是会习惯性地去找书看,从书中找找解决的方法。”李倩喜欢把情绪带到书里,这让她觉得读完一本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过一回,这样的感觉是她看书的动力,“我喜欢多姿多彩的人生,所以我爱看各种各样的书。读书这件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看书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分析人物性格和语言,让我在看人看事的层面上会更深一个层次,眼界能宽阔很多。”如今李倩从事的是婚庆策划一职,学生时代她读书广而多的影响却还在,她更热衷于读外国文学,做策划时常常把国外浪漫爱情故事带给她的灵感融入策划中。
            万强老师在校党委宣传部工作,闲暇之余经常写一些散文和诗歌,他自诩“诗人”,对书的热爱在工作之后也未曾停止,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一周读三本书的习惯,有时遇到好书经常忍不住读到一两点。万老师有一个kindle专门用来读书,不伤眼睛且比纸质书的价格要低得多,“电子书在现在这个时代给人以很大的方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读书,打破了传统阅读的局限性。”作为80后的人,万老师的阅读量已非常可观,对于读书这件事,他从不“挑食”,从明清话本到欧美小说,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都可成为他的心头好,最近他在读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阅读是一种生活习惯,”他说,“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无法改变,哪怕几天不读书都会马上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的匮乏,要赶紧去补充阅读量。建议同学们可以在手机上关注一些如‘经典阅读’一类的公众号,每天读上一两篇,与古典、文学接触的越多,就越会忍不住爱上这个领域,养成读书的习惯。”他认为现代人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的原因有二:其一快餐化社会网文盛行,真正值得看的好书越来越少,其二消遣的方式越来越多,像逛街、唱K、看电影,而不像以前只能将读书作为休闲手段,然而他认为:“看电视和上网给人一种热闹的假象,但是关掉电视后就会感到孤独,只有看书这种本来就是单人行为的,才能把低沉的孤独转化为和世界沟通的精神。”
            对于读书这件事,语文老师的引导可能会成为学生喜爱看书与否的关键。黄友强是语文教研室的一名老师,他提倡从小培养自我阅读的意识,并告诉记者,他本人就因此受益良多,“我从小学六年级起坚持每周读一本书。每月都会订阅《演讲与口才》和《意林》这两本书。对于读书,我的建议是不一定非要去那些晦涩难懂的名著,但起码要有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读书就是了解古今中外讯息的最好途径,从书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内涵。”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受到电影、电视、网络新文化的冲击,但他始终认为静下心读一本书,从中获取的东西会比看电视剧更多,“读书让人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位伟人对话。”黄友强老师上语文课,前两节课的时间都是在导读,他说,语文课的意义就是导读,他认为“通过语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有这样一本书,给他们进行解析,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就这一点而言,任何人都可以当语文老师,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好书分享给所有人。”
            校大学生通讯社的新闻中心主任张锦文形容读书是“一入读书深似海,从此变成文化人”,她喜爱灵动的文字,日常随笔的灵感常常从书中而来,不同的时期她看不同的书,小学的时候她看杨红樱、郑渊洁的书,初中则看名著,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对她影响很深,反应社会黑暗的书让她明白坚强的重要,高中她用小说缓解学业压力,张锦文并不觉得读小说误事,反而认为小说会使人脑洞大开,在读大学之后,她读书的类型变得很杂,漫画、名著、言情、武侠,她偏爱龙应台和安东尼:“喜欢龙应台揭露现实的书,没有咄咄逼人的压迫感,更多的是叫醒泯灭的善良的温和。安东尼的文字则像凉白开,比较干净。”学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她虽然课业十分繁忙,但仍坚持在睡前读一会儿书,“读书是一种习惯。”张锦文说了和万强老师一样的话。
            2013级服设21班的李婷婷是我校香樟文学社的社长,作为社长,她常常会组织文学社成员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就是让全体成员提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书,一个个上去讲述喜欢、推荐的理由,且大多是青春读物和一些外国小说,她个人也非常喜欢看青春小说和散文诗词,一个月至少往图书馆跑上三四次。“我觉得大学生读书是有意义的,现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差,不管是看什么类型的书,都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专业固然重要,但是课外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读书可以教给我们更多的知识,看问题减少局限性。”李婷婷说。

            今年一开学,服装与商贸分院便发起了“图书漂流”活动,由商贸分院学生会负责收集上百本品类多样的图书(图书种类不限,主要以励志和时尚为主),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再对收集来的书进行分门别类,每个周二都会在清河车库进行设点图书漂流,同学们来此借书并作登记,看完书后再有序归还。此活动将持续一年时间。商贸分院学生会主席李庆谈起举办图书漂流活动的初衷时表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对国人的热切期盼,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他们做图书漂流活动的初衷,虽然学校有图书馆,但里面总有大家找不到的书。而活动地点选择了在清河区车库这一同学们下课的必经之路,更有利于吸引同学们前来挑选感兴趣的书籍。在举办活动之前,他们在同学当中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同学都愿意去读书,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会主动去图书馆阅读,图书漂流活动给了他们一个契机,因此在第一次“出摊”时,活动现场就火爆异常,前来借书的同学接踵而至。“‘读书是件愉悦的事!’这是我们在做前期调查的时候一位女同学说的,这句话也让我们记忆深刻。大学生肩负的是祖国未来的重任,更应该多读书,从书中汲取正能量。”李庆说。
前面大段大段长篇累牍的读书事例可能会造成一种全民阅读早已功成的假象,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看”“觉得没什么意思”“就是不愿意看呗”“图书馆太远懒得去”,对于“平时会不会去读书”这个问题,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多地选择了闭口不答,或是笑着搪塞过去,一位同学调侃说,高三可能是他读书量的巅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从高考结束后他就自动把看过那些书的内容都清空了。也有上大学两年来去图书馆不超过三次的人,“教科书也算的话我就是天天看书。不算?那就没了。”
            记者通过寻访校图书馆得知,2014年学校图书馆查阅排名前十的书全部为服装类书籍,《学习时装画100个怎么办》名列前茅,之后的分别是《绘本》、《流行时装设计手册》、《时装画技法》、《英国服装款式图技法》,最受学生青睐的书籍依然以服装类、经济类、艺术类为主,文学类书籍备受冷落。图书馆最为火爆的时间是期末考试前。而在对60多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出的结果同样令人尴尬,经常看书的同学仅有19位,而偶尔看一次书和很久没看过书的却分别有16位和25位。而在经常看书的人群当中,以女生居多,她们看的书大多以外国文学、青春励志类书籍为主,男生则偏爱武侠、玄幻小说和杂志周刊。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引发一种思考:难道读书已失去了意义?全民阅读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物质财富的增加的追求诚然重要,丰富的精神生活也必不可缺,小范围的读书活动和一两个人带动周围人读书的力量毕竟微小,读书应是由内心发出的指令。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和便捷,人们往往习惯于从网络上直接获取信息,只是这些信息通常都是发布者本人的理解和剖析,固然海量信息能够快而多地灌输给受众,可同时也剥夺了人们思考的能力。商贸分院的“图书漂流”活动,图书馆的征文、知识竞赛等等活动,带动了更多同学参与阅读,通过这样的倡导阅读,让更多同学体会到了阅读的美好。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让校园里充满朗朗书声,就需要全全体江服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学生记者,我倡议:①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每天读书至少半小时;②早晨早起,临睡前,把碎片时间交给阅读;③为自己、为好友、为亲朋,送上一本好书,分享阅读快乐;④坚持,让阅读成为个体自觉,社会风尚,涵养书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