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球贸易量创6年最大降幅 疲弱状态短期难改

28.08.2015  11:14
原标题:上半年全球贸易量创6年最大降幅 疲弱状态短期难改

最新数据显示,受需求持续疲软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量的萎缩幅度达到金融危机以来最大。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编纂的《世界贸易监控报告》指出,第二季度全球贸易量比第一季度下滑0.5%,第一季度贸易量也下修至萎缩1.5%,使今年上半年的全球贸易量创下自2009年金融危机后开始锐减以来的最差纪录。另外,与2014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贸易量也只增长1.1%。

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经济学家库普曼说,今年全球贸易放缓的主要原因包括欧洲复苏停滞、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运作如遭遇机械故障,某些国家的良好增长被其他国家的疲弱增长所抵销。

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出现增长减缓的态势。发达国家增长依旧乏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速为0.4%,略低于第一季度的0.5%,按同比计算则保持在2.0%。

英国和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从一季度的0.4%和0.2%升至0.7%和0.6%。欧盟整体二季度经济增长率稳定在0.4%,欧元区经济增速相比一季度略有下滑,降至0.3%。其中,德国经济增长略有提速,环比增速升至0.4%。意大利经济增长略有放缓,从一季度的0.3%降至0.2%。法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陷于停滞。日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由正转负,从一季度增长1.1%变为下滑0.4%。

另一方面,据花旗新兴市场经济部门主管戴维·卢宾预测,今年的新兴市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应该会自2001年以来首次降到4%以下。汇丰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表示,很难看到出口将在未来五年里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

此外,贸易量下挫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日前,全球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自2009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每桶45美元,较去年8月触及的一年高点每桶103.19美元下跌56%左右。铜、铝价格也跌至六年新低。

从微观指标来看,从亚洲到北欧集装箱货运价格上周再跌26.7%,至每个标准箱469美元。这条全球最繁忙路线的运价已经连续三周下跌,累计跌幅近60%。

专家指出,当前贸易量下滑的背后是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尤其是来自中美两国的变化将影响深远。

库普曼说,全球经济显然正在出现结构转变,全球贸易放缓可能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他说,原为出口导向的中国,希望转型为以内需带动增长,这对全球贸易有结构性的意义。

库普曼还说,正在改变能源供需状态的美国也是如此,该国正转型成能源净出口国。制造商也决定缩短供应链,让生产基地离美国更近。

最近新兴经济体货币竞相贬值,似乎为下一阶段出口提升创造了条件。但专家指出,在全球需求普遍下滑、出口激励措施缺乏的状况下,汇率下跌短期也难使贸易量有可观改善。

消费类电子产品作为亚洲的主要出口之一,近来表现不佳。个人电脑行业持久而稳定的下降趋势,对东南亚(硬盘等计算机组件的生产基地)是个坏消息,而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没有新产品、中国市场国内厂商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近期也一直疲软。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亚洲国家的出口问题并不只是国际竞争加剧——它也反映了全球需求低迷的现实。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回暖表现,并没有给亚洲工厂带来更强的需求。

不过,库普曼表示,虽然全球化可能已达巅峰,但目前仍没有迹象显示会出现“去全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