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为“国共合作抗日”三易其址

02.08.2015  12:25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曾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三易其址;仅存的三间民房,因为承载着国共并肩作战、共赴国难的史实而不断被人们追寻。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南街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这里曾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较早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大本营之一。

  这处重要的抗战遗址只剩下三间民房,作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屋顶杂草丛生、砖瓦脱落,现状堪忧。而且,作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身处闹市却不为人知。

  这并没有阻碍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主任董永刚说,虽然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从最初的秘密联络处到撤销仅存在一年多时间,却曾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三易其址。

  早在1936年10月,中共中央就正式派彭雪枫作为全权代表入晋,在太原首义门街基督教青年联谊会后院六号,建立了秘密联络站。

  1937年3月,为方便使用电台,彭雪枫用化名和假身份在太原新满城街租了一套四合院,对外称“彭公馆”。

  1937年8月下旬,随着联络站工作日益繁重,北方局人员不断增多,联络站由“彭公馆”迁至坝陵南街的成成中学,并租用了其附近的一处市民院落。直到太原沦陷前夕,办事处奉命撤销。

  “刚开始是秘密的,七七事变后,阎锡山改变了对红军若即若离的态度,明确向彭雪枫表示可以用红军代表的名义在太原公开活动。直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牌子才正式挂出,中共在太原的联络步入合法公开阶段。”董永刚说。

  抗战时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一度非常令人瞩目。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先后来往于办事处,处理事务、会见友军将领、接待抗日团体和群众,成为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桥梁与纽带。

  如今,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三个旧址已经消失了两个,仅剩下藏身于成成中学旧址附近的坝陵街6号院的三间民居。

  “政府应该把它维修一下,原貌保存下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太原市民陈旭应说。

  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原主任张铁锁说,铭记历史离不开那些唤起记忆的抗战遗址。他呼吁当地政府尽快抢救遗址,并挖掘民居背后的历史故事,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正发挥作用。

  董永刚说,在当时全国十余个八路军办事处中,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是成立较早的一家。它既与国民党政府军事专员进行军事情况的交换,又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经费、物资和输送人员等,同时积极宣传抗日主张,直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记者张羽 王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