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试点工作纪实
文化惠民共铸幸福梦
——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试点工作纪实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今年4月份以来,江西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试点工作的要求,在新干、寻乌两县开展了第一批试点。试点工作在省、市、县三级的高度重视和合力推动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把图书馆“装”进手机
“县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能够让我随时随地体验阅读的乐趣。”10月21日,记者在新干县图书馆采访时,在数字图书借阅机前借书的张明告诉记者,他是一名“80后”进城务工人员,每天下班,他都会绕道来到图书馆,从数字图书馆下载图书到手机带回家阅读。“这其实就是我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用手机把图书馆带回家。”
据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两个试点县建立的数字图书馆,借阅机中有5万余册最新的电子图书、400多种报纸及公开课视频等数字文化资源,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全天候服务的移动图书馆。同时,试点县还建立了图书馆总分馆、一卡通等便民服务举措,以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文化站及社区图书室为分馆的总分馆制,各总、分馆图书实行统一购置、统一编目、统一借阅证、统一服务标准,读者持统一借阅证可到各成员馆就近借阅并归还图书。一卡通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村群众读书的热情,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同时,在县图书馆以及乡镇、社区全部设立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其中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配置电脑40台,各社区和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分别配备电脑10台,村电子阅览室4台;电脑和电脑桌椅均统一采购安装,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
古祠堂成为文化新阵地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过程中,互联网、电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被引入到了古老祠堂,村民可以依照爱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或下棋、打扑克、搓麻将;或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或端坐电视机前观看节目。
一块清代康熙年间“习成余庆”的牌匾,可见一座祠堂的历史。10月22日,记者站在新干县潭丘乡中洲村邹氏祠堂门前,只见门口挂着老年人颐养之家、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村民法制道德教育园地、综治协会等13块牌子。走进祠堂大门,这座13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内迎面扑来的是现代文化的气息: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视室、娱乐室,室室皆有;秧歌队、戏剧队、武术队、龙灯队,队队活跃;互联网、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现代文化设施一应俱全。
记者了解到,同中洲村一样,两个试点县已有40余个古祠堂成为文化新阵地。
农民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田野一旦变成舞台,艺术就有了土壤;群众如果成为主角,文化就有了生命。随着试点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
10月22日,记者来到新干县潭丘乡潭丘村采访,村支书聂小龙正带着村里的舞蹈队在文化广场上排练。“虽然距离春节时间尚早,但我们已经在着手村里春节联欢会的排练。”他说,每逢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他们都会组织联欢会,从导演到演员都由村民自己担任。
在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化方面,新干县注重文化便民从县乡往村延伸,向未成年人、老人、低保户等倾斜。“可以说,来自农村的草根好戏,一点都不逊色,全县的妇女健身舞大赛都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过。”
此外,记者在新干县麦斜镇文化广场看到,该镇“唱响文明,舞动新风”健身舞蹈大赛正在举行,一支支农村妇女健身舞蹈队纷纷登台亮相,和着音乐欢快舞蹈。作为该镇第一支健身舞蹈队的教练,今年40岁的聂建香感触很深。“这样的比赛,或者是晚会,我们经常组织。”她说,2009年,她和爱人、今年42岁的曾军胜拉起了这支队伍。随后,全镇先后建立了30多支健身舞蹈队。曾军胜说,自己和妻子,以及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曾路遥,还有一个身份——业余歌手。“县里组织‘新干好声音’选拔,我们一家都报名参加了。”说到这,曾军胜显得特别幸福。
与此同时,寻乌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每当夜幕降临,各村文化广场上就音乐骤响,下午还在田地里干活的村姑村嫂们,晚上则成了广场上的“明星”。如今,在该县城乡活跃着上百支妇女健身舞蹈队,激活了农村文化一池清水。(江西日报记者 钟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