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瘫痪 运营企业赚钱

15.04.2014  12:39

   政府购买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立4年以来,从当初的“民心工程”变成了“闹心工程”。记者采访发现,许多用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报道指出,尽管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成了烂尾工程,但是运营企业却通过政府补贴赚够了钱。(《京华时报》4月14日)

  2008年前后,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开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到了这项民生工程的检验时期。从各个城市执行效果看,达到或者接近理想状况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许多城市的自行车公租系统运转不灵乃至无疾而终。当然,堪称模范者也不是没有,如被称为“杭州模式”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就被评选为全球最好的地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之一。“杭州模式”的运营方式被简要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包括武汉在内的其他城市也试图模仿这种模式,这也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一种尝试。

  但是,为什么杭州能够主导成功,武汉等就会主导失败呢?从建立开始,杭州就设计了租赁系统的长效机制,而并非撒手让承办企业自由发展。杭州自行车租赁由当地国有企业公交公司运营,但是并非是运营企业孤军奋战。市城管办、各区政府、市建委是租赁系统“建设和管理协调小组”的成员单位,而城管、交警、公交、街道社区也参与到租赁点布局工作中。

  别忘了,租车游西湖是杭州发展公共自行车的重头戏。如果不算游览景点时间,不用两小时就可骑车绕西湖一圈,中途只要租还一次就可实现免费租车,这种免费又环保的方式还提高了西湖景区的品质。公共自行车在杭州不仅仅是一件民生工程,也是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旅游品牌。最关键的是,众多有实权的单位参与,让运营企业不敢怠慢。原杭州市委主要领导曾“力排众议”推出公租系统,而且多次直接过问项目执行情况。这种监督成为政府主导的关键因素。

  而在武汉,政府并未真正实现自行车公租系统的主导。政府仅在初期建设时投钱和投入公共资源,没有拿出长期监督的有效方案。而且运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公益事业与商业投资的边界模糊了,这才形成了公租系统瘫痪而运营企业赚钱的怪现象。当地民企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遭到媒体曝光后也没有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政府这种“超然”的态度,除了有管理失职的问题,还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幕后交易。

  很多城市的挫折案例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由企业主导是行不通的。北京很早就试着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但是一直由企业主导,这项公益事业的价值大打折扣。因为缺乏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与配合,几年来,北京的出租网点越来越少,自行车棚也难以在重点地区落地,而且较高押金和租金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障碍。目前,仅在北京一些旅游景点还能找到可供出租的自行车,试图解决上班族“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实现。

  公共自行车租赁作为一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典型案例,已经用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告诉人们,政府购买服务不能是一锤子买卖。购买服务不意味着责任的转移,提供服务以及监督的责任仍然属于政府部门,不能简单交给市场了事。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