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升级要“配套”更要“管理”

12.10.2015  17:36

  在大家的印象里,公厕就是个解决内急、充斥着异味、“”的地方,未来这一概念将发生变化。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北京公厕今后除了上厕所,解决内急外,还将覆盖wifi,设ATM机,还可以给手机、电动汽车充电,甚至还有可能完成量血压、心率、尿检等简单体检项目。如厕不愁手机没电,不担心网络信号,蹲着厕所,刷着微信、微博就把钱取了,想想都觉得美好。因此有网友调侃:要不是在厕所,再叫一份外卖就可当“阳光宅男”了。

  看到这条新闻有人会说,厕所只不过是大家如厕的场所,只要满足干净、卫生就行,没必要在公厕上耗费太多人力物力。但其实在公厕上下心思,只要不是建成豪华、铺张浪费的“星级”公厕,在便民利民上面多下点工夫并无不可,这在国际上也不少见,像日本等地方有一些公厕也早将测量血压、心率、尿检等简单的体检项目加入智能厕所设计里面,就获得不少好评。

  以北京为例,在不改变公厕基本功能、不减少厕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厕所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共职能,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正是此次北京厕所升级的目的所在。一方面为市民提供快捷服务,如提供缴费、存取款等便民服务;另外一方面为不便利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如为老人、残疾人、盲人、带小孩的家长、携带大行李的人们提供各种服务等,因此值得各地推广。

  但是公厕“升级”,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伴随着公厕“配套”的升级,公厕“管理服务”也要升级跟上,还要将各种服务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成“花花架子”,否则就如“高配低档”,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公厕的这些便民服务与高效管理形成合力,将这些便民服务延伸到“公厕”这个新的“公共空间”。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地方公厕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脏乱差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公厕数量不够,导致市民如厕不便。而公厕脏乱差的问题除了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以外,就是城市管理服务的缺位。北京公厕“升级”也是一样,管理服务要跟上,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