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拿公益事业开涮,违法者过于胆肥
21名孤儿里,假冒的孤儿竟然有20名,这些可怜的孩子是500块钱租来的“假孤儿”,随同孩子们来的大人中,有三个竟然就是“假孤儿”的父母。由于拿钱心急,揭牌当天河北中华蓝天儿童村这个假“慈善机构”由此浮出水面。目前景县民政局与警方均成立了“孤儿院雇假孤儿募捐”的专案组,正就此事展开调查。(郑州晚报7月7日)
杜撰假慈善机构,雇佣孩子冒充孤儿,用民众的同情心和社会公益事业来赢利,这消息听起来也是让人醉了。无法否认的是当今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只要有利可图就会丧失做人的底线,将自己捆绑在道德和法律的十字架上,让社会观瞻。
对于这种人和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当今社会道德伦理沦丧的必然反映,还是市场经济下唯利是图的利欲熏心心态的客观展现?其实都不是,归根究底就是个别人道德品质败坏和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
正如同那句的公益广告语所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由于个人利益凌驾于道德之上才导致了出现这种伪孤儿院的,正是由于当地监督机构的后知后觉才能让其走入社会进行敛财的,此次事件的发生不止是在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民众公德心造成伤害,更应该成为对监管机关的拷问。
针对这次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这么恶劣的影响,大家一定关心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笔者相信事件发生后又会成为媒体和民众对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场大讨论,甚至还会有人跳出来对我国的法治社会进行诟病和质疑。
但是,大家更应该清楚的看到中国的法治进程正在紧跟着中国社会时代发展的脚步。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太快了,法治的步伐在跟进上的确有些吃力的现状不可否认,可是大家应该看到的政府和法制机构的决心、态度和已经取得的效果。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考量,并不能是头脑发热说出台就出台的,所以媒体和民众在声讨中国法治的时候,更应该给中国法治进程一点时间。
有病要治,没有病要做好预防,应该成为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前进方向,打好提前量应该当成国家法治进程的首要问题,拿着公益事业敛财的行为比冒充国家执法人员行骗的行为更加可耻,其危害性更大,所以此次事件发生更应该成为法制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上保驾护航的反思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