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语:公积金“劫贫济富”触及改革核心
媒体对“公积金那些难事儿”系列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对此专家认为,越是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家庭,越难提取公积金,“公积金只能长期闲置在账户里,等待老了退休后提取”。公积金使用范围狭窄,几乎演变为养老金,有“劫贫济富”的嫌疑,由此呼吁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尽快改革,不要有违初衷。(11月12日人民网)
人民网专题聚焦公积金,其意义非同寻常。一方面公积金涉及重大民生问题,老百姓如果没有从本该惠民的政策中得到好处,就会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公积金又涉及深层次的改革问题,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不能及时进行政策行修订和调整,那么就会形成更多更大的政策性肠梗阻,对于当前的深化改革极为不利。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其所有权归职工个人所有。但在实际操作中,公积金提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无论是租房还是房屋大修、翻建,都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发挥公积金的纾解作用,公积金成为了看得见、用不上的“空心政策”。退一步说即使用不上,如果能起到保值增值作用也可以,但目前公积金当年存款利率为0.35%,5年期存款利率为4%,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公众对公积金心生怨言也理所当然。
改革的关键在于释放“红利”,让老百姓分享改革成果。公积金“劫贫济富”显然有违改革初衷。虽然有关部门也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也做出了改革调整。称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有望近期公布,但至今却依然未见改革的迹象。为啥在涉及民生问题的改革政策难以立竿见影?关键原因在于改革将触及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现有制度下,银行是最大的受益者。要从根本上解决公积金问题,就必须对银行及金融系统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当改革一旦触及核心利益时,矛盾和阻力就会骤然剧增。放眼当前中国的新一轮改革,这种矛盾和阻力无处不在,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等方面都面临着这种巨大阻力。中国经历了35年的改革发展,各种政策因素的作用已发挥到极致,要进一步提升发展实力,必须从深层次改革入手,必须对既得利益集团开刀。改革需要“壮士断腕”和“刮骨疗伤”,显然有关部门要以公积金为突破口,大胆改革,以此释放改革红利,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