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友:车补发放需走出变相福利怪圈
近日,记者先后联系到多个国家部委,其工作人员均表示,去年11月底单位公车已经全部封存。受访工作人员说:“改革对我们来讲就是统一调配的车没了,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所以就自己想办法解决交通问题。受访的公务员透露:“上个月发放的工资条显示,已经拿到了‘车补’,是800元。现在就自己开车上下班。”(1月4日《京华时报》)
去年7月,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关于车改终于有了顶层设计,这也被外界评为“史上最严厉车改”。严厉之一在于为公车改革设下了一个时间表——2014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底前完成。
记者的调查验证了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已基本到位,下一步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也即将全面推开,在部分普通工作人员看来,公车改革快点到来吧,因为过去极少享受公车的便利,公车改革后至少每月可以拿到数百元的补贴,这不能不说是个额外的收获。
其实,公车改革方案出台时,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曾表示,车补不是福利,仅为满足基本公务出行需求,但过去有的地方试点公车改革时,就有意见说对一个公务员来说,因公外出的客观需求有多有少,但车补发放的金额难以就具体岗位进行区分,一旦简单地按行政级别发放车补,无法避免实际收入多寡不均现象,造成车补发放非但不能激励履职积极性,反而会挫伤积极性。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后,车补以工资的形式直接发放到每个公务员,若地方公车改革参照这一模式执行,有可能造成政策规定车补不是福利但事实上就是福利问题,建议即将全面推行的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中,更应该优先选择杭州市试点的方案,车补资金不是直接与工资一起发放,而是直接打入专用交通卡,可以用于支付当地公交、出租以及特定公车服务公司车辆、加油等项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