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村旧改:闸北首现“零强迁”
房屋征收开始60天不到,居民二次征询签约率即达生效比例85%;一年后,被征收房屋全部顺利拆除,闸北区首次实现“零强迁”。这是共和新路街道兴隆村地块(285街坊)旧区改造交出的答卷。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旧改,在兴隆村为何进行得如此顺利?记者走访发现,那就是“践行群众路线”。
小组成员作示范
旧改一开始,街道便以居委会、党支部为基础,成立了由居民代表组成的兴隆村房屋征收群众监督评议小组,全程参与房屋征收事务,研究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房屋重要问题;接着又动员一批“认得了人、上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的党员骨干和居委干部组成工作小组,带头签约作示范,走街串巷讲政策,主动上门解疙瘩。
从辱骂到感谢
今年66岁的老党员张根生,就是自告奋勇当上的旧改志愿者。征收开始之初,他带着全家爽快签约搬了家。身在外区,他也不闲着,常大老远地开着电瓶车回到兴隆村为老邻居作参谋。有一次,一谈谈到大半夜,回去时电瓶车发生故障,弄得很是狼狈。
有居民不理解对他恶语相向。老伴劝他,“都搬走了,还管那么多干嘛?”老张答:“党员就该把群众放首位,我就是不想他们吃亏。”经过老张他们的不懈努力,大家终于从最初的怀疑辱骂,渐渐变成了理解和感谢。
先拆矛盾后拆屋
兴隆村地块共有居民住户有效权证149证,不少人家几代纠结,关系复杂,一户牵着好几户。因此,旧改指挥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先拆矛盾后拆房屋”的工作思路。老家江西的姚家四兄弟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面对征收政策,他们既欢喜又忧虑,喜的是终于有了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忧的是最小的弟弟尚未结婚,如果平分征收补偿款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没法保证。
旧改工作组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通过详细地分析解读政策,协助召开家庭会议,帮四兄弟出主意、想办法。最后,老大拍板,将自己的征收款拿出一部分让给弟弟,一家人皆大欢喜。他们的选择,不仅保住了亲情,更带动了周边许多人签约。
共和新社区党工委书记孙惠明告诉记者:“旧区改造的群众工作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关键是我们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做贴心人,说知心话,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兴隆村旧改基地的100多起矛盾纠纷在房屋征收之前都得到了成功化解。
通讯员 袁文君 本报记者 江跃中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