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全国先进工作者杨中荣
今年,兴国县“最美乡村医生”杨中荣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是该县连续四届、第六人次获得全国劳模荣誉,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经兴国县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讨论决定:以杨中荣同志的主要事迹为脚本拍摄微电影,由他本人本色出演。为构思故事主要情节,商量拍摄事宜,我们再次来到杨中荣家。
一走进门,诊所里满是人,老的,小的,坐着的,躺着的,杨中荣医生正不慌不忙地一个接一个处理,把脉,诊断,扎针,拔针,忙得不亦乐乎。抬头看见我们来了,叫我们先上客厅坐坐,他忙完这阵就来。于是乎,我就到客厅里帮忙泡茶,看着他拄着双拐,忙碌地穿行在药房、观察室、注射室,看着,看着,我内心一阵阵感动,我想:如果不是行医,杨中荣可能只是个普通的残疾人,或许,他也会是红军桥下众多算命先生中的一个。而成为医生后,或许是因为自身的痛楚,他对病痛更多一分感受,更多一分痛恨,也比别的医生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责任。所以,他诊所里门庭若市,也是理所当然、情理之中的事。
趁着他看病的间隙,我对他说明了来意,他说,如果只是宣扬他个人,那就没必要,他只是个普通人,做了点应做的事,不值得张扬;如果是工作需要,那就无条件服从,组织高于一切。我说,宣扬劳模精神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倡的事,这次拍摄微电影,是宣扬以您为代表的劳模精神,鼓励更多的职工为兴国振兴发展建功立业,是好事,也是工会办的一件实事。他答应了。
快到十二点,忙碌的杨中荣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编剧陈留弟打开笔记本,拿起笔,开始了采访。一一问询除了已经见诸报道的其他细节,于是,并不健谈的他一一回答。
对当初学医的历程,他说,最苦的不是背汤头歌诀,而是师父住处与诊所有很长的路程,一日三餐往返期间,这对别人来说不是事的事,对行走不便的他却是天大的难事,途中有座木桥,不想拖累别人的他每次都等别人走完后,一个人慢慢地爬过去,每爬一次,他就痛恨自己多桀的命运,痛恨自己那双不争气的腿,就更加坚定了治病救人、为人排忧解难的决心。记忆最深的是师父常有一颗悬壶济世之心,病人来诊所看病花钱少,甚至有时山区里仅一个病人,往返所需一天,师父也跋山涉水,毫不含糊,甘之如饴。身为学徒时的他常常感到不解,行医至今,他对师父愈加敬佩,如今的他也常像师父那样,但凡病人有所求,殚精竭力,莫不如是。
谈起当初的爱情,他说,身有残疾的他,生活不便,不敢拖累别人,直到29岁,也未敢论婚娶。终有一日,经媒人介绍认识了隔壁村的某姑娘,见过面后,媒人来问意向,她叔伯家某哥哥说,这么一个拐子,如果生活产生变故,那可就是一辈子的拖累,可要想清楚了。姑娘坚定地说,他瞎了,我牵;他废了,我驮,今生认定了他,我绝不后悔。听媒人转述后,古井无波的他心中荡起一阵阵涟漪,不知自己何德何能,竟让人芳心暗许、决意陪伴一生,就这样,俩人走到一起,新婚后的妻子成了杨中荣的第二双腿,背着他奔波在田园村舍。在杨中荣的影响下,妻子谢顺英到县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妇科、儿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学成归来的她成了得力帮手,配药、打针、护理,样样拿得起,放得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谢顺英远赴河南学习医疗保健知识,取得了医疗保健师资格,采用生物电DDS治疗仪为病人解除病痛。
对待儿女,他觉得特别内疚,他可以说是一个好医生,但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几多次,算好时间出诊,却不能准时回来,姐弟俩靠在门口苦苦等待;曾几回,夜里子女睡着,偷空出诊却猛降大雨,孩子被惊雷吓醒抱成一团号啕大哭。每每至此,妻子总是背过去默默抹泪,双肩抖动;他也喉咙发硬,声音哽噎。难啊难,人命关天,又怎能不去?谈到此处,杨中荣低着头,紧握着双手,好久都不曾说话,我们也静静地,沉浸在这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