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农村校医:待遇低晋升难 多数学生毕业就改行
岗位待遇低、职务晋升难、工作条件差,大多数校医专业学生一毕业就改行,就算入了本行也无“技”可施——
编者按
这是关于两个校医专业毕业生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被迫转行,一位在奋斗多年之后被迫做兼职校医。两位主人公的遭遇在农村学校非常普遍,折射出当前奋战在农村中小学校医疗卫生工作一线的农村校医的尴尬。校医特别是农村校医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后续发展缺乏保障等,严重制约了基层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给学生的生命健康埋下了隐患。
王光彪与张文,是同一所省属中专卫生学校1997级、1999级校医专业的学生。师兄弟两人虽不同年级,但毕业后他们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回到农村学校担任校医。张文去了江苏省淮安市的一所农村小学,王光彪则去了江苏省徐州市的一所农村中学。
同样的选择,却遭遇了不同的经历。
“与我有联系的有9名同学全部转行做老师了”
2001年10月,当怀揣为农村学生健康保驾护航梦想的张文,来到乡镇中心小学报到时发现,全校有800多名学生,但没有任何懂医疗卫生知识的专业人员,“硬件也很差,只有几排砖瓦平房,根本没有医务室”。
即便是这样,张文已经很欣慰了。因为最起码有学校接收了他,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三分之一因为没有学校接收校医这个专业而直接改了行,或打工,或创业。
然而见面后,校长对张文说的第一句话是:“校医在我们这里没有用,我们接收你,是因为我们这里实在是缺音体美老师,你就去做体育老师吧。”
就这样,从2001年至今,张文先后做过体育老师、音乐老师、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唯独没碰过本行。
张文告诉记者,与淮安市相邻的盐都县卫生防疫站,曾对全县20个农村乡镇的345所小学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345所农村小学中,拥有专职健康教育教师的只有5所,比例为1.45%。
而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就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学生人数的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保健教师”。
从目前所能查询到的最新的全国校医情况调查,是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与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7年8月所做的“我国中小学校专职校医配备现状”,该调查结果发表于2014年11月的《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该调查选取了我国东中西8个省份的7753所中小学,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专职校医配备率东、中、西部分别为24.95%、4.22%、3.83%;城市与农村学校的专职校医配备率分别为46.51%与3.90%。
“从校医专业毕业后,与我有联系的有9名同学,据我所知,他们已经全部转行做任课老师了。”张文对记者说。
“实际上,校医非常重要。校医在维护师生的身心健康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监督管理校园卫生安全、对校内人员出现的常见较轻疾病进行诊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没有校医而致使学生延误救治的事故屡见不鲜。”
张文举例说,在东莞市一所小学的体育课上,一位12岁的女学生在跳皮筋时,因心源性休克引发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再也没有醒过来。事后,校方承认校内没有校医。“如果有校医在场,女孩花季的生命或许就能延续”。
“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和温度计”
在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了一年后,2003年9月,王光彪毕业后分配去了徐州的一所农村初中,“当时大约有1000多名学生,但没有任何懂医疗卫生知识的专业人员、更不用提医务室了”。
在得知王光彪学的是校医专业时,校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校医专业?我从来没听说过!”此后,王光彪被校长当作一名杂工使用,他先后做过打字员、发过报纸、检查过卫生、做过心理辅导。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是510元,跟学校后勤人员一样的收入,属于学校里最低的待遇。
性格倔强的王光彪觉得,把自己的校医专业丢掉了太可惜,于是向校长申请成立学校医务室。“办公室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间,但学校经费紧张,没有任何卫生经费给你。”校长对他说。
王光彪并没有迟疑,决定自掏腰包建设医务室。“当时条件很艰难,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和温度计。”王光彪说。
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则规定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硬件上不行,王光彪只能从别的方面想办法。他就常到镇健康教育所、防疫站等部门去交流、请教,尤其是在艾滋病日、爱耳日等与健康相关的主题日里,他还要来许多宣传资料,发给学生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一直到现在都还留着那些宣传品。”王光彪说,这些学生每次回来都说,老师当时教的卫生知识,受用终身。
“至于药物,我们更不敢买了,因为经常放过了期。”王光彪说,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说上海市药监局稽查大队在检查一所学校医务室时发现了1962年生产的过期药品。“直辖市尚且如此,更何况远离城市的农村学校呢?”
对于一所从来没有医务室的学校而言,王光彪的举动引起了校长的担忧。校长专门来到医务室对王光彪说:“你可以建医务室,但如果出了事故,是你个人行为,一切与学校无关!”
没有校长的支持,医务室的维持更是岌岌可危。“流行病来了,校医冲在最前线;流行病过后,校医往往被丢在一边。”王光彪说。
“这么多年感觉自己一直在不务正业”
在改行做起教学老师后,张文通过自学考取了师范学院的大专学历,后来又参加了专升本考试,现在在读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资格证书他也早已拿到了,张文已经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任课教师了。“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2100元,在学校属于中等偏上吧。”张文说。
而王光彪则选择了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他听校友说,校医需要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先考助理医师,接着考医师资格才可以从事诊疗工作。
结果,到卫生局报名,得到的答复是:你学校的医务室没有备案,你现在是非法行医,我们随时可以去查封。
听后,王光彪懵了,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真实的处境。王光彪只能选择“曲线”报考了。他找到一个校友所在的镇中学医务室,这个是经卫生局批准成立的,才取得报考资格。
“对于勤杂工式的校医,多年脱离临床一线,加之考试要求的内容比较全面和细致,平时又很难有时间复习,难度很大。”最终王光彪没能通过考试。
性格有些“倔”的王光彪,和他的校友创建了公益校医网站——中国校医网。谈起创建的初衷,王光彪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农村校医是‘孤儿’,我想为我们这些‘孤儿’创建一个家!”
从创建网站至今,倾听基层校医的心声成为王光彪必做的功课。“校医归口教育和卫生两个部门管理,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现行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校医工作时是全科医生、是教师、是心理咨询师、是营养师,但是评职称、论待遇的时候要沾哪一边都不容易”,在中国校医网上,很多农村校医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面对此,王光彪觉得心里很沉重,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帖安慰。有的校医情绪非常低落时,他会跟主动联系,打个电话安慰鼓励一下。
2006年,王光彪所在的小学被撤并,他被分流到镇中学。“当时镇中学校长告诉我,你没有教师资格证,可能要面临失业。”王光彪说,“这么多年感觉自己一直在不务正业。”
为了能坚守自己的学校卫生梦想,王光彪无奈地选择了在教师资格考试和医师资格考试之间来回奔波。最终,王光彪做起了一名生物课老师。“这也是和校医最接近的科目了,校医只能作为兼职了。”
“评职称的过程,更为艰难,就是在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之间被踢来踢去。”王光彪告诉记者,跑了这么多年,始终也没弄明白关于校医评职称的政策是怎么回事,自己到底是老师还是医生?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中小学校医职业准入的具体标准,各卫生和师范院校也很少设立校医专业。因此,建议成立全国性学校医师专业协会,制定学校医师或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技术职称评定标准;尽快制定中小学校医职业准入标准。
王光彪和张文的母校,最近停办了校医专业,原因是就业形势惨淡。(禹跃昆 李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