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系列报道之三:井冈山旅游如火如荼

19.07.2018  18:11

(2018/7/19 《江西日报》)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从前的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成为阻击敌人的天然屏障,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于是,井冈山市闯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建设“四好农村路”的特色之路,今日的井冈山,诸多动脉通四海,千条血管互交织,红色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 

推动旅游提质 修好经济转型的发展路 

近年来,井冈山市为“四好农村路”赋予了新的内涵: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为策应“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井冈山市按照大交通、大发展的理念,优先发展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打造全市4条美丽示范路,高标准实施150个美丽乡村基础点和10个美丽乡村精品点的道路建设,推进以茨坪为中心,梨坪、罗浮、黄坳等6个区域为辐射的“1+6”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出案山等一批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实现农村变景点,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同时,道路跟着产业走,围绕乡村旅游、茶叶、毛竹和果业等产业,井冈山市先后改建和兴修了茅坪神山等 100多条直达园区、景区、城区的农村公路,带动一批特色乡镇、乡村脱贫致富。神山村隐藏在大山深处,2016年,该市启动桃寮经神山,再到坝上的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带动该村与黄洋界、八角楼等热门景点互联贯通,每年吸引20余万游客入村参观,全村47%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人均年收入达1.18万元。神山村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脱贫攻坚和致富奔小康的样板村。 

借力“四好农村路”,井冈山市的“电商+扶贫”风生水起,电商脱贫站点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辐射35个贫困村,让井冈山的山货“”出大山。在道路施工、公路养护中,该市优先用贫困户劳力,2016年争取贫困户公路护养公益性岗位791个,增收2500元/年/户。 

截至2018年6月底,井冈山市25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752公里,实现了所有农村公路串联了全市所有旅游景点的目标,以休闲、垂钓、民宿等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其中黄坳乡一条全长16.8公里乡村骑行绿道,更是得到网友纷纷点赞。 

服务红色培训 修好直通心灵的信仰路 

井冈山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200多家,为保证基地与拓展的道路通达,该市提出“红色培训到哪里,教学实践点建在哪里,公路就配套到哪里”的发展思路,使200多家红色培训机构与乡镇实现全覆盖。 

2016年,团中央青少年基地准备把茅坪乡坝上村作为教学实践点,开展红色拓展体验,但进村道路较差。交通部门立即投入资金300万元进行道路拓宽和硬化,开设了坝上“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既解决了实践点的问题,又让该村群众户均增收2.3万元/年。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井冈山市把独特的红色文化植入到道路建设的每个细节。如在道路的重要节点树立红色标识,支起红色标牌,悬挂红色标语等1000余处;在候车亭张贴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故事,使每个候车亭成为一个红色驿站;在农村公交车上张贴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人物简介,养护人员佩戴红色袖章……使红色文化与农村公路发展相得益彰,让每一个到过井冈山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 

改善运营管理 修好便民惠民的连心路  

针对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等现状。井冈山市实行“五定一确保”的管理办法,即定人员、定里程、定标准、定质量、定奖罚,确保农村公路管理没有盲区、责任没有空白。如今,全市农村公路路况稳步提升,优、良、中等路比率达79.16%、路面技术状况指数84%。 

此外,井冈山市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补贴镇村公交,建制村通客车率96%,候车亭覆盖率达100%,公交票价比原农村客运班线降低20%以上,全市1.8万名65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可以免费乘坐镇村公交。 

如今,一条条蜿蜒前行的农村路,已成为连通山区群众与广阔世界的“经络”:对群众而言,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更便捷;对游客来说,承载红色文化的美丽风景不再遥远。 

井冈山市将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水平,使之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提拱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