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农民工拿工资回家过年有这么难吗?

06.01.2014  11:58

  刚刚过完元旦,郑州百余农民工打着白横幅下跪讨薪的一幕,让人心头平添一丝悲凉。回望这场涉及开发商、建筑商、劳务公司和农民工的多方纠缠,可以看到弱势的农民工如何在各方利益博弈和政府救助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被各方“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一步步走上屈辱讨薪之路。(新华网1月5日)

  刚一过元旦,郑州农民工就为自己能拿到工资回家过年而跪地请求的场景着实让人心酸。在农民工找了郑州市政府、二七区政府、信访局、二七劳动监察部门,递交了材料,相关部门也承诺尽快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时至今日,三个月过去了,“尽快”变成了“尽慢”,农民工的工资又遥遥无期,农民工拿工资回家过年真的有这么难吗?

  农民工讨薪的方式很多,为何以“跪天跪地跪父母,老板我们给你跪下”这样的悲情来讨薪?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奈。农民工们为什么无奈?因为欠工资一方的耍赖,一些政府部门在给农民工维权方面推诿、效率低下。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支付系统的不健全使然。

  对于那些欠农民工工资的老赖们,从长远上看,是不是也可以建立一个黑名单,将之公之于众,在支付农民工工资之前,是否也应该限制甚至禁止他们高消费呢?其实,在这些建议性措施之前,为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的措施中,相关方面已经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以确保工资发放到位。那么,对于涉事的手拉手公司,是否也交纳了这样的保证金?相关方面是否严格的执行了这样的制度了呢?

  农民工讨薪“闹剧”年复一年,充其量只能填一些“花样”,但这些“花样”背后,却写尽了农民工们的辛酸、无奈。倘若他们有能力顺利拿到工资,他们何必又卑躬屈膝失去尊严跪求老板支付工资呢?

  虽然河南省高级法院已注意到郑州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一事,建议他们走法律程序,这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上确实是一条正道,但从维权时间和成本上,农民工等不起拖不起,必须得到正视。从长远来看,确实应该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特别保障程序。然而,这只是事后保障,要从根本上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生,尤其需要从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的个个细节入手,使一些企业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可能性增大。

  农民工讨薪,已是老生常谈,已告至国务院总理,无以复加了。然而,农民工及时获得工资仍然是一个难题。为什么,从此案中,我们看到,开发商以工资表不健全,工程不合格等为由拒绝发工资,一条就是,工资系统不完善。没有比较规范的工资账本。倘若工资各环节都是完美无缺的,加上监管系统及时到位,又何尝会有农民工一级告一级,上访上吊下跪跳桥之类的讨薪悲剧呢?

  农民工置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其自身权益总是弱势的。因为没有一条法律来明确他的社会定位。其实,河南省原省委书记卢展工曾坚决反对用“农民工”这个词来定位务工的农民。因为,在法律框架内,只有农工商学兵等身份,而没有农民工这个身份,在现实诸多领域有明显的歧视意味,也不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工人已然成为一种职业。随着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农民务劳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将会继续提升。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何不从保障农民及时拿到务工收入开始?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何不从农民工向工人身份转变开始?而这些,都需要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然而,眼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更需要职能部门健全工资系统,强化对企业拖欠农民工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明确农民工工资发放时间表,使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不敢不愿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仅此而已。如若不然,农民工讨薪的悲剧只能再添续集,而没有剧终。农民工拿工资回家过年也可能还会成为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