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追问官员要把城市改造成什么样 答:没想那么多
05.06.2014 17:26
本文来源: 今视新闻
6月10日,中国将迎来第9个文化遗产日。一面是传统文的破坏,一面是推倒重建后的失落,城镇化发展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天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他将在6月10日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民协一起启动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图文档案整理和拍摄抢救工作,预计持续时间5年甚至更长。
对于最近热议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冯骥才表示“京津冀一体化,提倡的是经济一体化,文化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冯骥才说,三地经济要互补,因为资源要共享,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主体,但是文化应该是保持自己的个性特色。
冯骥才说他常问一些官员:你们到底要把城市改造成什么样子?回答有两种:前一种是,没想那么多,先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再说;后一种是,现代化城市。但当我追问现代化城市具体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就卡壳了,“没想那么多。”
冯骥才表示和西方社会的城市变化不同,我们的城市变化不是一个线性的、渐进的变化,而是一个突然的、急转弯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灭绝性的、扫荡式的。他举例中国的两个城市,一个是北方山东的德州,一个南方浙江的嘉兴,可以讲这两个城市基本上找不到一座历史建筑古老的民居没有了,古老的街道也没有了,历史好像在这两个城市没有发生过。
中国现在有600多个城市,其中一些古城已经变成了现代城市,但是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它自己的个性。比如齐鲁的山东文化和河北的燕赵文化、焦作的吴越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的气质也完全不一样,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这种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
本文来源: 今视新闻
05.06.2014 17:26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走访调研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
本报讯 9 月4 日,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