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多点泥土味方可破“陋习”
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来而且永远是文艺创作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作品的表现主体,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因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月19日《安徽日报》)
这篇题为《文艺服务人民须破三大陋习》的文章指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论上早已不是问题,但实践中不时出现问题,一些文艺作品脱离了人民、远离了生活、偏离了文艺特性。因此,文艺服务人民,必须破除功利之心、浮躁之气和因袭之风三大陋习。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文艺创作在方向上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一些优秀文艺作品为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文艺为追逐金钱而充满奴性,要么无病呻吟、随意杜撰,要么格调不高、低俗不堪,没有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幸福融入到文艺作品中去,文艺的人民属性正面临逐渐被淡化的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使文艺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就必须破除“三大陋习”。
去年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生活才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的灵魂,只有扎实的生活体验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否则外表的浮华最终也难掩内容的虚无,群众自然不买账。因此笔者觉得,文艺只有多点泥土味道方可破除“陋习”。
记得电视剧《医者仁心》编剧徐萌在谈到该剧的创作时曾表示,在创作中,他曾几年在医院里“下生活”,“在医患冲突激烈、社会对医生群体充满误解的情况下,努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把医生群体的信仰揭示出来”。不难看出,正是为了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徐萌才“潜伏”在医院多年,而正是这种有泥土味的深入生活,才使创作者有了更真实的体验,作品更有张力,这正是电视剧《医者仁心》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所在。
再比如,《当代》杂志这两年发表的《最温暖的寒夜》、《花河》等一些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当今社会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真实命运,这些能够荡涤人们心灵、展示民族文化精髓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到读者的欢迎,绝不是因为作者善于奇思妙想的结果。而退一步说,即便是妙手偶得,那也是深入生活之后,丰厚的生活积淀带来的收获。因此,这样的作品不愁没读者,也不愁人民不欢迎。
时下的文艺圈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脱离实际。一些文艺工作者认为,文艺只应该在那高高的云端,如果功底深厚,只要发挥想象,啥都不是事。于是,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轨迹,离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远,不仅背离艺术规律,而且脱离生活实际。一些作品,要么为了追逐利益走上了媚俗路线,要么就依靠故弄玄虚来哗众取宠,结果自然是吃力不讨好,原因就在于我们所谓的作品缺少泥土味,难以打动人。
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应,因此我们的文艺创作就必须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也只有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多深入生活,多到人民群众中去走一走,多到一线基层去看一看,才能创作出不辜负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也只有这样接地气的作品才能更有泥土味,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