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网特约评论员 吴辉
在7月22日至27日举办的江西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研讨会上,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指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江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推出的一系列做法有力地促进了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扎实推进。(江西教育网,2016年7月25日)
在创新已被摆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风起云涌的当下,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是创业学院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的“专利”,所有部门、活动和工作环节都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只要我们今天在学生心中种下创新创业的梦想,我们就有理由静待来日花开。
首先,把创新创业理念播入大学生的心田。今天,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其来有自。历史长河中,人类发展进步到今天取得的所有成就,无不是创新的结果。《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创新”;而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江西,实现“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目标,同样离不开“创新”。
其次,为大学生心中创新创业的幼苗培上足够的知识沃土。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不能凭一腔热情,也不是凭一个点子就能成功。在硬件设施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创新创业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高校工作始终要记住传授知识的主题。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的规律,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帮学生打牢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增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竞争资本。
最后,加强对大学生心中创新创业幼苗成长的引导和扶持。全国范围内掀起创新创业热潮,人人要有创新精神,但并不是人人都应走向创业之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创新创业不是“大跃进”,不是“全民炼钢”,不搞群众运动、人海战术。学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对确有创业潜能,又具备创业条件,适合从事创业的,不但给予精神鼓励,还要给予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实实在在的扶持;相反,对目前不适合自主创业的或还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则应引导其朝创新的方向发展,除了创业,上班、考研、出国等路途上也有创新的好舞台。
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说:“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大鹏同风起,扶摇九万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蔚为新风,创新创业教育恰逢其时。
(作者简介:吴辉,江西余干人,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获全国首届网宣作品评选一等奖、江西省首届网宣作品评选一等奖、江西财经大学“师德标兵”、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编辑:吴永亮 审核:罗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