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景区三年“禁涨”变“必涨”

24.08.2015  13:35
原标题:别让景区三年“禁涨”变“必涨

  原标题:别让景区三年“禁涨”变“必涨

  8月20日,上海东方明珠公告,将于2016年3月1日调价,从原本的220元(含太空舱)上调至240元,160元(不含太空舱)上调至180元。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洋水族馆也将于2015年底上调价格,上调额度都在20-30元。与上海的3家景区类似,国内多家4A、5A级景区也纷纷准备涨价。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

   析因

   门票经济惹的祸

  在2010年“禁涨令”首次解冻之期,就曾出现过一轮景区集中涨价。这一次一些4A、5A级景区随着“禁涨令”届满,纷纷涨价和准备涨价,也就成“羊群效应”下的“必然逻辑”。本意是抑制票价过快增长,如今“三年解禁”却成了景区涨价的借口,都是“门票经济”、“门票财政”惹的祸。

  “风景这边独好”,但它是人类社会公共资源;提倡人们“看风景”,也需要让人看得起、看得顺心。再说,三年禁涨期,并非只为了三年禁涨,更不是“三年到了必涨”理由,应该从根本上遏制景点“想涨就涨”的怪现象,在制度上驯服景点的乱涨价行为,在制度上规范门票价格走向合理,这才是景区“禁涨”的真正意义。

  张绪才

   建议

   建立第三方核算

  随着景区的发展,各方面的成本水涨船高,景区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缓解压力,可以理解。问题是,这些年来,由于国家并没有对景区票价制定一个科学的生成机制,票价成本核算缺乏权威性,票价中的利润更是处于失控状态,这无疑为一些景区管理者公然撒谎提供了便捷,明明不亏,硬说成是亏损,明明小亏,硬说成是大亏,结果让游客成了冤大头。更要命的是,每隔几年,这些景区便会跳出来重复上一次的谎言,继续谋求涨价。反正成本核算、利润空间都由自己人一手操办,不涨白不涨。

  尽快给景区的票价套上笼头,建立由第三方主导的成本核算机制,确定合理的利润空间很有必要。主管部门还应出台制度,抑制某些景区盲目升级扩张,大把烧钱。

  吴应海

   呼吁

   要改成“N年禁涨价

  作为游客,有一千个理由期待景区不要只想着涨价,应该在科学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劝景区不要涨价的道理不知说过多少遍,但景区是听不进去的,因为景区看到的是涨价之后收入的增多。

  景区要涨价,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信息透明。“涨价前一定要清楚地公布成本,而且要有一个公众信得过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查。”可从现实来看,这一点难以做到。

  面对景区涨价,最需要做的是要将“三年”变成了合理的“N年”,同时,在涨价手续上要复杂一些,不能只是召开听证会即可,程序复杂些,效果会更好些。最重要的是涨介之前一定要公布成本,要经过审计,规定得科学些,才能抑制住“解禁年”的“报复性”涨价。

  郭文斌

   结论

   亟待从源头纠错

  景区门票价格“逢三必涨”,显然是荒唐的。尽管景区抛出了投入加大、成本上涨等理由,但是,投入来自哪里或谁出钱投入,成本上涨在哪里,上涨多少等都没有公开,有的景区收入支出账目甚至是一笔糊涂账,也跟着“起哄”,以浑水摸鱼的方式涨价,怎能让人心服口服?所以,必须破解“逢三必涨的规律性涨价困局”,代之以更有效的政策遏制景区门票滥涨价。

  解铃还须系铃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的政策出自发改委,要破解“逢三必涨的规律性涨价困局”,也必须由发改委制定新的政策,废除现有政策。当然,最好能破除“部门立法”,代之以全国人大立法,使之更规范、科学、有效、公正、合理,使景区门票价格回归合理,消弭公众的不满情绪。

  犁一平

  三 言 两 语

  景区磨刀霍霍向游客啊。——张洪生

  徐霞客活到現在,估计也只能呆家里看电视。保江山我们出命,游江山为何要被敲诈?灵山大佛200多的门票,阿弥陀佛,杀了老衲吧!——孙杨

  又要涨价了,环境差,服务恶劣,门票贵,还能国内游吗?

  ——戎紫苑

  有这些门票费用都可以存着当成去国外旅游的机票费用了……不崇洋媚外,但是国内的景区那么商业化就觉得没什么好玩的了。——图亚

  妈哟,去重庆武隆耍了几天花的钱和上次去韩国的差不多了,在韩国至少还买了东西带回来,在重庆都贡献给门票了,还涨价?这样刺激国外游的疯狂增长真的好吗?

  ——董宁

  景区如此快速的涨价,真心不满意。目前我国的旅游市场非常庞大,如果利用好人口基数指标,通过项目的良好运营和服务水准的不断提高,是不愁赚不到钱。可是景区建设为什么如此的短视行为让人费解。——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