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熟知”非“真知”
其实,对于制度,我们熟悉与陌生并存。
熟悉是指,我们每时每刻都遵守着制度,按其规定行事;陌生是指,我们对制度的认识不够真切,容易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黑格尔说过:“熟知并非真知”。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事业长青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著有《基业长青》一书,从400多位声名显赫的美国企业巨头中评选出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位CEO。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像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等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并未入选。出现在《基业长青》中的10位企业家,是诸如波音公司总裁比尔.艾伦这样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卸任之后,公司依然能够长久健康地发展着,因为他们专心致志地构建了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奠定了企业长盛不衰的基础。
入选《事业长青》的CEO告诉我们: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事业长青。
制度,我们熟悉吗?
制度似乎是我们熟悉的一个词,因为人们离不开制度,社会更离不开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制度的态度大相径庭,就像辛鸣博士所说的:一方面有着浓厚的制度神话氛围,过分迷信制度的自发作用……另一方面,制度意识又极其淡漠,过多地把制度作为一种工具对待。
当今时代,制度很忙。不仅学者教授以研究制度为能事,许多管理阶层也话不离制度、事不离制度。他们喜欢把出台多少规章制度作为工作成绩来炫耀。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已经成了一种常识,我们似乎很熟悉。
一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大到决策管理,小到打扫卫生,都要订出一系列制度。真可谓,无处不制度,无事不制度,对制度人们不可谓不熟悉、不熟知。
但是,这种“熟知”往往停留在直观、表象的范围,或者浅层本质的范围,这种经验层次上的“知”尽管熟稔,但却是各种事物的现象形态、外在联系。
有一则讽刺小品,说某单位竞争上岗,轮到一女干部上台演讲,台下评委中一领导突然起立说:“这位是我的亲戚,我应该回避一下。”遂离开会场。结果,此女顺利晋升。
这位领导表面上遵守“回避”制度、不循私情,实则在公布与竞争者的亲戚关系,暗示其他评委“关照”,把“回避制度”演变成了“裙带制度”。在这一事件中,领导和评委对制度“熟知”,但并未“真知”。
“熟知”是一种感性认识,而“真知”是一种理性认识,我们对制度决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须迈向理性认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