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需加大问责力度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27.12.2013  12:04

   今视网评   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笔者以为,中央对民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让民众对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有了更多的期待,但还需加大问责力度,激励各级监管部门和监管者切实挑起食品安全监管的担子,并严厉查处食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以保卫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材料、非法添加色素和工业滑石粉、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流向餐桌……这一切都让民众感觉惶恐,以至于“谈食色变”。由于以往食品安全是由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分段监管,弊端很多,各部门都在管,但有些具体事情发生时又都不愿管,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挂牌成立,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由食药监局一家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九龙治水”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变。以江西为例,今年8月29日,新组建的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挂牌成立,但各设区市新的食药监局还未重组到位。笔者以为,各地须加快新的食药监局重组步伐,早日实现各地区从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之本,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无疑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也要求政府部门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如何才能减少和杜绝各类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保卫民众舌尖上的安全?笔者以为,应加大对监管者的问责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问责,不应局限于对食品质量问题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或惩戒措施,而应该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的独立制度。要通过建立问责制度,形成对各级监管部门和监管者的问责压力,防止寻租行为,激励他们切实挑起食品安全监管的担子,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规范,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不得掺假造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食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铲除这类害群之马,净化食品生产流通秩序,切实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陶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