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残疾人扶贫攻坚工作

24.11.2015  15:21

  ●新余市政协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长期以来,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目前,该市已建立起以社区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去年该市对5860名残疾人开展了康复服务与救助。此外,还对200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全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工作也扎实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市残联还向中残联、省残联争取到各种项目资金1223万元,用于帮助残疾人就业培训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人经费不足的状态。为进一步推进该市残疾人扶贫攻坚工作,建议:

  加大宣传和组织领导力度,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定期开展“助残宣传月”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扶残助残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在全社会树立“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意识,扭转社会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等错误观念。市委、市政府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残疾人工作的机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至少专门听取一次残疾人工作专题汇报,研究一次残联工作,确保扶残助残工作运转有序,务实推进。并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对县区的考核范围,对市残工委成员单位的扶残助残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中央和省先后出台过多个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救助、康复、就业、创业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加大扶贫力度,不断加强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大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力度。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政府可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并通过政府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二是加强救助,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实施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专项社会保障政策及措施,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救助,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着力发展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对残疾人贫困家庭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

  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市委、市政府要制定鼓励和优惠政策,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开方便之门,提高办事效率,提供引导、对接、合作、服务,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成立慈善组织、设立基金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在投资兴业中吸纳残疾人就业。对部分残疾人公益事业项目,可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加强部门协同,建立防控机制,努力使先天和后天致残概率降到最低。在着力抓好扶残助残工作的同时,要把防控重点放在遏制住残疾人上升趋势上,努力使先天和后天致残概率降到最低。从某种程度来说,建立残疾人产生的防控体系,是一项扶残助残的治本工作,有利于对残疾人总量进行控制,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该项工程。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