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新规频繁出台 加速P2P企业洗牌

14.08.2015  19:29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许晟、吴雨)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时隔24年后重新发布对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这是继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P2P行业又一项影响深远的新规。在P2P网络借贷业务边界不断清晰、监管日趋规范的同时,新规对于利率、担保等方面的规定或将加速P2P企业洗牌。

  据网贷之家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P2P网贷行业平台数量已达3031家,7月份新增问题平台109家,累计问题平台已达到895家,占平台总数近三分之一。随着指导意见发布和司法解释出台,P2P平台的监管趋严,不少P2P企业对未来发展有所担忧。

  对于如此之高的问题平台比例,从事P2P网贷业务的冠群驰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风控官钱静波认为,前几年出现问题的平台很大一部分是“圈钱”诈骗,是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问题,这类问题平台的比例将随着行业门槛的提高以及监管的到位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指导意见,P2P要坚持平台功能,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延续此前指导意见的要求,本次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也明确了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

  “指导意见明确了P2P业务的投融资主体应当是个体,借贷方式应是直接借贷,并将其纳入民间借贷范畴,受现行法律法规约束。”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升辉日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媒体监督委员会组织的研讨会上说,指导意见没有突破现行民事法律的同时,把P2P业务纳入了监管,其中,“是否是直接借贷,将成为判定是否是P2P业务的关键”。

  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一直以来纠缠不清,难以划分明确的界限。王升辉认为,此前在发展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时,面临着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规定》等新规陆续出台,对P2P业务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这将极大降低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P2P网贷行业正在迎来重新洗牌的格局。一些踩着“红线”违规经营的中小公司将面临淘汰命运。同时,一些合规经营的平台将脱颖而出,促进互联网生态健康发展。

  针对民间借贷的利率与利息,《规定》划分了3个借贷利率区间,给出了明确的“两线三区”解释:24%以内受法律保护,36%以上不受法律保护,24%至36%之间由借贷双方协商解决。

  对此,专家表示,一些资金成本过高的平台或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如果不能有效降低成本,或难逃关门的结局。

  “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关措施的出台,会增加P2P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因此很多P2P平台企业都在力争把业务板块做大、把生态圈做完整,以消化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以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钱静波认为,随着此类成本上升,势必会使一些中小平台企业“知难而退”,这是行业发展的自然现象,随着后续监管细则的出台,必将进一步促进整个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P2P平台如何确保资金安全,依然是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问题。

  此前,银行一般会因为担心P2P企业的风险和合规经营问题,与P2P企业开展托管等合作比较审慎。不少P2P企业只好转而寻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帮忙,进行资金托管。日前,央行出台的相关文件明确关闭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为P2P做资金托管的大门,鼓励银行成为P2P企业的资金托管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目前P2P平台已明确业务发展定位,随着下一步P2P监管细则的出台,将有助于P2P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做好投资方与融资方的中介服务,成为银行等传统金融服务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