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客:劳动教育不能靠学校单兵突进

04.08.2015  10:10

  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今日指出,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中新网8月3日)

  在劳动与懒得劳动这一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纠结的现实语境下,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显得姗姗来迟。对于劳动教育,我们曾经有过很好的实践,尤其是对于那些农村的学生来说,劳动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之余就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

  劳动最光荣,劳动教育也很有必要。然而如果只是将劳动教育局限于学校,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闹不好,劳动教育会沦为和品德教育、体育教育一样空洞无趣,从而变成例行公事。

  有当然比没有要好,重视当然比不重视要强。劳动教育的缺失实际上暴露的只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短板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等。校园暴力、校园炫富以及过早出现的成人化表达,无一不是我们当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劳动教育很有必要。但如果将劳动仅仅作为盆景,则效果肯定不好。打扫教室卫生、擦黑板,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劳动。帮助家长整理家务,同样也是一种劳动。所以说劳动教育实际上更是一种生活教育。这一点,我们的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劳动需要身体力行,但更需要入脑入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自古有之。今天“不劳而获”思想之所以盛行,和我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将体力劳动视为低人一等,崇尚的都是体面的脑力劳动。这一现象体现到就业市场就是,人们都挤破脑袋去当白领,而没有人愿意去当蓝领。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劳动教育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城市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突破家长这一关就很难。现实中家长替孩子去学校擦玻璃、扫地的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孩子劳动教育的问题不能只靠学校单兵突进,还需要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如果劳动教育只是局限于体验式的拔草、种地,甚至于农家一日游,这种劳动教育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效果。劳动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解决对劳动的认知,而要做到这一点,确实还需要有很多的功课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