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五花八门 北京:实践课不得低于总学时10%
近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保障教学劳动课时,并安排一定时间的劳动实践。昨天,记者从市教委获悉,北京市已经在7月31日正式施行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明确规定了从1年级至8年级各学科实践活动具体安排,特别是新学期开始,各个学科平均会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北京市已经在7月31日正式施行的《计划(修订)》,明确规定了包括学科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各个学科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并且贯穿1年级至8年级,每周达到3课时。
另外,新学期各个学科平均会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学科实践活动,也可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在学时上可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统筹使用。这样一来,其实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完全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劳动与技术课教育。
同样,在普通高中阶段,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安排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方案,在劳动技术方面同样有着详细的安排,在学分方面,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占4学分,属于必修的116学分中的一部分,同时在高三年级,还会开设通用技术类的选修课,包括建筑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以及服装及其设计等7类课程。(记者 张昆龙 林艳)
现状调查
焊电路、做木凳 劳技课五花八门
北青报记者对十余所中学进行随机调查发现,目前中学阶段不少学校早已开设劳技课,课程名称为“劳技课”或“通技课”(“通用技术课”的简称),课业内容从焊接电路到做木凳等等五花八门,课时安排也比较充足,学生们普遍反映“喜欢”。北青报记者了解到,101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每一学期都开设通技课;育英中学则是初二、高二两个学年安排了通技课;矿院附中、55中、63中等多个中学,在高一年级开设了通技课。
至于劳技课的课时量,各校也各有安排,有的一周上两节课,有的上一节课,还有的初中三年里安排了两个整天来上劳技课。
从劳技课的内容看,金工、木工、电工、编织、针线、陶艺、扎染、剪纸、机器人……上课内容五花八门,据海淀区一位高中生反映,年级越高,设备越高级,难度也越来越大,“高中我们直接拿锯子做木凳”。
目前中学阶段的劳技课,多安排了木工和机械类的实践教学内容,制作笔筒、书架、板凳、榫卯结构木盒,但是由于学校的教学安排不尽相同,学生们通过劳技课能尝鲜的工具和提升的动手能力,也有质和量的区别。 “初中学用针线做沙包,还做过电工,完成电路图的焊接,制作过门铃;高中学金工和木工,金工是制作一个锤子,木工是制作木盒和完成一个木结构承重……”101中学一位高二学生介绍说。
矿院附中高二学生张同学表示,由于高中阶段的劳技课的操练性很强,且新鲜有趣,饱受大家的喜爱,“上完这个课还挺有成就感的,每次都要自己完成一些工艺作品。而且老师教的东西平时生活中真的能用到,特别实用,自己的动手能力明显也会提高”。(记者 张昆龙 林艳 学通社记者 张文一 高鑫 唐云娇 田雨霏 袁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