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周勇:户籍卡收费乱象源于权力“任性”

15.04.2015  11:45

  临近毕业季,许多大学生找到工作后却陷入意想不到的烦恼:把户口从大学迁到异地工作的城市,需找个地方挂靠。而为薄薄的户籍卡“安个家”,竟要向人才中心交纳有的多达数千元的挂靠费和每年数百元的管理费。有专家估算,全国因挂靠集体户口产生的相关收费至少达数亿元。(4月14日《北京青年报》)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所谓的收费依据源于195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按照规定,大学生毕业后,如户口迁出高校又没有独立落户条件,就只能挂靠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等机构的集体户口,否则就要迁回原籍。

  50年间,社会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人才流动也已经成为常态。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件》却一直沿用至今。

  人才中心,应该管的是人才的档案。户口的问题,怎么说来,也不该归人才中心管,这不能不说是管理的错位。而按人才中心的说法是,户口挂靠费和管理费是用于户口落户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很大一部分是支付给当地公安局管理部门的费用。而某地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却明确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对个人落户收取过任何相关费用,人才中心所收的落户费也没有交给公安部门。那么,试问,这笔钱跑到哪里去了呢?这是不是一笔糊涂帐?

  本来,户口与结婚、就业、购房、社保、医保等息息相关,既然是政策强制规定必须落户,户籍挂靠费等收费,政府就应该为需要挂靠的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怎么能将负担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是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的表现,是地方政府和下属机构权力“任性”的产物。“挂靠”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当前行政审批权下放,政府“权力清单”明明白白的现实语境下,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集体户口挂靠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再退一步讲,就算现阶段“挂靠费”暂时无法取消,其收费标准与收费过程也应该向全社会公开,让有独立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进来,接受社会监督,让相关收费合理、公开、透明,也不失为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