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12个历史节点已基本消失
这次17个中轴线保护项目的实施,既为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也为保护古都唤醒老北京的记忆做出了努力
文/王越
随着“天桥”的重建完工,北京中轴线上17个规划保护项目也首次公布,并将在近期推进实施。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在华夏文化形成与政治形态体系中,“以中为尊”是一大特色。“天子中而处”是礼的重要规范,居中也成为“尊上”的重要表征。北京城在修建中,突出了把紫禁城设在中央的特点。整个都城以紫禁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皇城前左(东)有太庙,右(西)有社稷坛,在城外四面建立天、地、日、月四坛。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从北京城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向北,东边天坛、西边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等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沿中轴线还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形体不同的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的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皇权至上、无比崇高的气势。
据统计,中轴线上的历史节点有12个基本消失,如明代建成的地安门、正阳桥仅保留了地名,地安门燕翅楼、北上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千步廊、中华门、棋盘街、正阳门瓮城已完全消失,永定门箭楼和瓮城只保留了地面标志。根据这次公开的中轴线保护规划项目,有关部门分别将对景山观德殿进行修缮,对北海万佛楼、大佛殿等建筑群进行修缮,对大高玄殿乾元阁进行修缮,修复火德真君庙外墙,对地安门燕翅楼历史位置进行地面标识,在天桥原址进行地面标识并对天桥双碑文化进行景观展示,实现景山寿皇殿的合理利用、国家话剧院家属楼搬迁整治、地安门百货商场整治、玉河北区修缮整治,结合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修复地安门外大街街道及恢复中轴路轴线位置,建设天桥演艺区一期等。
17个中轴线规划保护项目中,在天桥原址进行地面标识并对天桥双碑文化进行景观展示的项目已完工。由于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因此在复建时,新天桥的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天桥原址位于今前门大街与天桥南大街的交汇处,过去老北京流传一句戏言“天桥天桥,有天无桥”,其实天桥确有其桥。过去在先农坛西北有一片低洼的苇塘,龙须沟内的河水即源自这片苇塘。河水由西折向正东,穿过前门大街,沿天坛的北侧,经左安门西水关注入外城的南护城濠。老舍先生的名作《龙须沟》,便是解放前后这一带的写照。
在前门大街与龙须沟水道交汇的地方,原有一座石桥。石桥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整座桥用汉白玉石料砌成。桥长约8米,宽约5米,桥基呈八字形。两旁桥栏雕刻精细,南北向横跨于水道之上。有文字记载说,天桥的桥身很高,站在桥南,北望不见正阳门,站在桥北,南望不见永定门。
为解决天桥南面低洼处的积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天桥以南平行石路两侧各开挖了三条水渠,又在石路两侧各修筑一条土路专供行车。挖渠的土,一部分筑路使用,其余在渠边堆成土堆,上面种植树木。诸事完毕,把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正阳桥疏渠记》和《帝都篇皇都篇》方碑,一起安放到天桥两侧。这次疏渠植树的结果,一改昔日风沙扑面、泥水淤塞之状,使此地变成了杨柳依依、碧波荡漾的江南景色。
嘉庆五年(1800)年,张问陶有《天桥春望》诗:“种柳开渠已十年,旧闻应补帝京篇。天桥南望风埃小,春水溶溶到酒边。”谁知嘉庆十八年(1813年)二月,清王朝认为河泊六处破坏了风水,下诏“湮河流,填土入之”,从此杨柳依依的景色逐渐衰败。道光、咸丰年间,这一带有不少流动摊贩和艺人撂地献艺,因朝廷不对这里征捐税,促进了天桥地区商业及游艺业的发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整道路,单孔高拱桥降低了桥面。1927年因铺设电车路轨,天桥再次降低桥面。1934年展宽马路时这座桥被彻底拆除。然而,天桥作为一个地名,一直保留下来。
清末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设车站于永定门外,南来北往必经天桥,先后开辟公平市场、三角市场等,造就了老北京最大的平民市场。场内茶肆、酒楼、饭馆、商摊、戏园及各类曲艺演出场所和武术杂技场相继建立,培育了“天桥八大怪”、侯宝林、连阔如、魏喜奎、新凤霞等众多艺术家,逐渐形成天桥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资源。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便以樊家树和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为主线,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个社会侧面。现在,天桥演艺区的建设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历史上“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繁华胜景,将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编制工作已于2012年底完成。这次17个中轴线保护项目的实施,既为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也为保护古都唤醒老北京的记忆做出了努力。□
王越:北京地理学会秘书长,北京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