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操全国锦标赛仅获1金3铜 老将回归"救火"
昨日,全国体操锦标赛在广西南宁落幕。身处低谷中的北京体操队获得一金、三铜,完成赛前制定的目标。其实,和去年相比队伍在成绩上没有太大变化。但仔细分析,北京队面对的困难要超过以往,一方面不再有滕海滨、何可欣这样的老将“压阵”,另一方面队伍更加不完整。
赛前只能找回老队员“凑数”
北京体操队的总教练王丽明和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北京女队的队员很好认,你只要看场上哪个体重大,十有八九就是我们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部分队员都是在这次比赛前找回来的。
按照全国体操锦标赛的规定,参赛选手的最低年龄是16岁,但每个队伍报名的6个队员中有两个可以是14岁以上。“我们现在没有14岁的队员,只有一个15岁的王妍。”为何会这样?王丽明解释说,之前北京队原本有一个这个年龄段(14、15岁)的小组,但因为某些原因这个小组的队员在此后全部流失。
而去年参加全运会的那批19岁上下的老队员则在那次比赛后就停止了系统训练。“我们只是在这次全国锦标赛前,才将这几个大的队员找回来,要不然队伍都凑不齐。”北京队教练何花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不想让王妍孤军奋战,得需要有一个队伍能托起她。”女队能凑数组成六人队伍已经算是不错,男队则只有三人参赛,他们连男子团体项目规定的报名人数都无法凑齐。“这就是北京体操队的现状。”王丽明说。
国家队教练回归发挥“救火”作用
队员情况如此不堪,然而仍然完成赛前制定的“至少获得一枚金牌”的目标,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北京队的教练。准确地说,是从去年年底从国家队回归到北京队的教练。
熟悉北京体操的人都知道,在伦敦奥运周期北京体操队的教练几乎占据了国家队的“半壁江山”:男队教练白远韶、王红卫、马长森;女队教练王丽明、何花、夏维强等。但这个局面也会给北京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高水平教练都到了国家队,北京队的队员训练不可避免地要打一些“折扣”。
但在里约奥运周期,大部分的北京教练都从国家队返回到北京队,这使得北京队的教练整体水平无形中提高了一大块儿,也给这支队伍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在过去几个月中,能练的都练了,将队员们的能力最大化,虽然无法达到质变,但已经算是一个很大改变。”王丽明说。
将什刹海队员提前一年上调到北京队
一般而言,北京什刹海体校的优秀队员,到了12岁才会输送到北京队进行专业训练,但现在北京队中有4个11岁的小队员。“我们提前一年左右将她们上调过来,为的是让她们提早接受专业训练,尽量缩短成才时间。”何花对北青报记者说。
这些11岁的孩子等于是北京队“替”什刹海体校来培养,她们参加的比赛也只是少儿比赛。此外,为了能更好地发现好苗子,王丽明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北京队的教练到什刹海体校,并协助进行教学工作。王丽明说:“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有多少招就用多少招,现在北京队的情况不好,但我想明年会有一些改观。”(本报记者 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