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演绎文化体制改革样本
北京市新闻出版产业2014年实现收入792.5亿元;广播影视累计创收283.32亿元,其中票房累计收入22.82亿元;涌现出一批双效俱佳的优秀图书和影视剧……2014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拉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引擎,通过整合资源、产业联盟、融合发展等举措,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制改革“北京样本”。
区域协同发展绘制新版图
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2014年,北京市局一方面强化京津冀之间的区域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北京市各区县间的区域合作。
《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公共平台合作等方面确定了合作内容,为三地协同发展、互补发展、多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北京市局扎实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首先,优化园区联合出版模式,在确保内容导向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联合出版平台覆盖力由点向面的扩展,进一步激发园区企业活力。2014年,联合出版平台推出双效俱佳的图书1516种。其次,探索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进行增资改造,力争通过特殊管理股制度,打造以园区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覆盖全产业链、跨所有制的综合性联合出版集团。再次,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拓展区——朝阳出版基地的落地建设工作,为打造集原创出版产品制作、数字出版孵化、版权交易发行、出版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产业层次拓展新空间
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重要途径。
2014年,北京市75家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资质认证,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秋季学期高中阶段教科书也基本实现绿色印刷;实施优秀青少年读物绿色印刷示范奖励项目;全年印制完成1230多个品种近4000多万册绿色印刷图书。绿色印刷消费市场逐渐升温。
与此同时,北京市局借助品牌活动扩大文化影响力。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展出图书15万种;第13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春秋两季意向交易额分别达到52.21亿元、53亿元;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实现“三个突破”:参加的中外机构突破1000家,电影市场国际展商数首次超过国内展商数,市场签约额突破100亿元大关。
北京市局组织开展2014年北京地区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评选,推动出版企业加快数字化进程。积极推动“三网融合”,IPTV用户发展到23.7万户。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截至2014年年底,双向网开通用户达531万户。歌华有线获批建立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融合业务平台实验室。主流媒体积极拓展视听新媒体业务,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实现上星传输,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BRTN)全球开播,北京广播电视台获批互联网电视牌照和手机电视牌照。
用好资本之力创发展新机遇
大量传统产业谋求战略转型以及影视产业内部整合需求,让2014年的影视产业迎来了一轮资本潮。然而,大量资本的进入及并购在推高影视产业估值的同时,也推高了影视产业的投资风险。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如何防范风险,稳步推进影视产业发展,成为2014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要解决的新课题。
在实践中,北京市局采用了“三步走”的方式推进影视产业发展。
第一步,推动重点影视园区建设。北京市局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支持,申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设立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制定了北京市文资办和怀柔区共同出资的示范区1+1扶持政策,为基地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步,助力影视企业走出去。通过组织召开制作机构、播出机构和走出去企业对接会,巩固和拓展北京影视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在北京电视剧非洲展播季活动中,精选了《婚姻保卫战》等6部北京生产、反映当代中国特别是北京题材的优秀电视剧在非洲播出,受到当地高度关注和欢迎,为扩大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步,支持重点影视企业发展。支持海润、完美等影视企业借壳上市,壮大企业实力。借助首都法律资源,为北京重点影视企业开展法律实务辅导,促进企业规范运营。组织企业积极申报中央和北京市文创项目,一批重点项目通过评审获得文创资助。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共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持证机构2935家,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持证机构123家,电影院线23条、电影院169家、银幕963块(IMAX巨幕11块),人均银幕数位居全国第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创新,成为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