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医患共同决策讨论了一个哲学命题

25.06.2015  13:42

  3位院士,数十位名医,挤在一间小小的会议室,坐诊的对象只有一个:医患共同决策。其间,钟南山说:“平常我们讲医学人文,讲得比较多的是医德和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但医学人文精神更深的内涵还应包含技术层面的沟通,这就是医患共同决策。”(6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关于医患关系,由国内外顶级医务工作者组织一个民间论坛来讨论,说的虽然是医生应告知患者治疗方案的疗效、益处以及风险,患者则告诉医生对疾病以及相关风险的看法。笔者以为,与其说是医患关系实验倡导的“共情”、“共策”,不如说医患共同决策论坛讨论了一个哲学命题。

  事实上,在现行医疗制度下,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生紧缺等客观因素,过于集中的寻名医诊治导致门诊号“上号难求”。如钟南山的门诊号都排队挂到了明年。常态的“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现象,要让医生和患者达成治疗上的共识,不仅需要医生在利益与医疗人文方面做出正确决择,而且需要患者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才能达到医患共同决策的理想效果。例如论坛讲述的事例,妈妈带患中耳炎的孩子就医,既要求不用抗生素,又不能用布洛芬,只知道要用中成药。这种现象在门诊中可说普遍存在,又该让医生如何与患者“共情”交朋友;“共策”治疗方案?

  可以说,医患共同决策只能是具有良好医疗人文精神、高操医疗技术的医生,与相当学识、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患者之间的“共同决策”。否则“驴唇不对马嘴”的医患对话,要达到共同决策几乎不可能。

  一方面,医患间信息不对称,使现实中医患关系复杂,尤其是医患间一条隐形的“利益”关联,使脆弱的相互信任很容易发生破裂。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医生缺乏医疗人文培训,其中就有一名癌症专家坦诚,“自己毕业30年了,从没上过医学人文课”,甚至于在新版《柯氏外科学》扉页上“先交朋友,后做手术”警句都被作为没用的东西给删除了。可见,医疗人文在医生诊治临床运用是何等的欠缺?

  值得关注的是,在医疗改革推进中,在改善医患关系的呼声高涨时,三院士力推“首届医患共同决策论坛”,让人欣慰、欣喜。虽说初级阶段讨论的是哲学命题,但说明医疗人文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证明了让患者积极参与诊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愿由此燃起的“医患共同决策”星星之火,让我们社会广泛接受并共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