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奖博士百万聘院士?心不诚人才难留

08.06.2015  13:19

  西周时期,周公姬旦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在洗头或吃饭时,听说有贤士来见,便把湿漉漉的头发扎起来,将吃进嘴里的饭吐出来,赶忙去接待,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被传为千古佳话。

  近年来,一些地方竞相以重金招引人才。十万元奖博士,百万元聘院士,引才价码不断攀升,但效果难说尽如人意。探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真心诚意,缺少对人才心愿和需求的了解。

  大凡人才,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去!”当年,延安的生活环境极为艰苦,更谈不上有重金奖赏,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热血青年、仁人志士?是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等一批杰出科学家,毫不贪恋海外金钱和地位,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也正是出于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时下,新一轮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潮正在兴起。一份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出力”作为回国主要原因的,分别占海归高层次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的86.5%和78.7%。有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说:“如果要追问驱使我回国的动力,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源于我对中国梦的信仰,源于我把生命中的一切融入祖国母亲血液中的渴望。

  “凤非梧桐不栖。”对人才来说,他们最看重的通常并非钱财,而是事业发展的环境和平台。一个在上海浦东创业的香港高管人员坦言:在来内地创业之前,曾对不少地方的人才政策进行了比较。与一些地方给车给房给资金的“大奖”相比,浦东的补助资金只是“毛毛雨”。自己之所以选择了浦东,主要是这里创业的环境和平台比较好,办事扯皮少。

  “士为知己者用”。在人才的眼里,了解和相知、共识与信任,比什么都重要。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对外转让一项微小型燃气轮机生产技术成果,多地竞相上门争取,最后竟出人意料地落在安徽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问及缘由,研究所一位专家说:“巢湖经济开发区的基础条件虽不是很好,但对微小型燃气轮机的生产状况、发展前景及面临的市场机遇和风险,有的甚至比我们了解得还多,这是非常难得的。

  引才的关键是引心。首在知心。要赢得人才的信任和向往,先得贴近人才,了解人才,懂得人才的心愿与需求,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主动与人才交朋友。这种情感上的投入,往往要胜过千金万银。贵在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周公握发吐哺”“刘备三顾茅庐”,凭的就是诚意和真情。对人才若虚情假意,将敬才爱才仅挂在嘴上,把人才只当作招牌和摆设,真正的人才是不会来的,即使来了也还是要走的。重在用心。成事之道,在于用心。只有用心为人才打造事业发展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发挥出来。也惟有如此,人才才能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