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保持“第一方阵” 动能转换“显山露水”
全年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十三五”开局之年,地处中部的江西经济跑出了出人意料的“加速度”,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是江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稳增长:增速释放新 信号
“营改增政策红利184万元,直供电试点政策红利48万元……”江西康铭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太伟对省下的每一笔钱都记忆犹新。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江西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振兴实体经济,先后出台100条降成本优环境政策。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点园区,厅局各处室负责人直接联络企业。
江西省发改委干部段骁贵下到康铭盛公司后,与企业高管一条条核算,公司去年节省资金528.7万元。
税收优惠、电价优惠……通过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综合下降0.3元,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500亿元。2016年前11个月,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81.6亿元,增幅列全国第4位。
扩投资、促消费、增出口……江西多管齐下深挖“稳增长”潜力,预计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9.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逆势上扬的数据释放出经济新信号。2016年前11个月江西省工业用电量增长6.4%;2016年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8.2,比二季度上升5.5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经济指标,表明江西经济运行‘形稳势好,稳中趋优’,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速,也表明市场信心提振,经济预期向好。”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梁勇说。
调结构:创新培育新动能
只要接通电源,看似普通的玻璃板便会发生颜色改变,可应用于办公室隔断、阳光房等建材领域,市场前景广阔——这是江西彭泽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高科技产品。
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需求引领消费,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在江西越来越多。
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去年以来,江西组织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50个,培养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50个,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不遗余力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催生新业态。
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人才、技术、资金、创意等纷纷向新经济领域涌流,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新高端。截至2016年11月末,江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0%以上。预计全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新型电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40%以上。
在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同时,江西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厚度只有12微米,比企业原来生产的常规铜箔薄了一半多,作为中国最大的铜工业企业,江铜集团旗下公司生产的这种薄如蝉翼的“柔性铜箔”,可用于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备受市场追捧。
科研攻关,调优存量,江铜的转型蓝图正不断复制。江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说,江西立足创新,着力加快有色、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转变,实现传统经济的“二次创业”,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促改革:放权激发新活力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面临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的双重任务、双重目标,破题的关键在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刀刃向内,清单管理。江西推动减权放权,做到能减就减,应放尽放,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用制度管住“政府之手”,激发社会创造力。
去年以来,江西精简行政审批事项32项、其他权力事项99项,行政审批事项累计精简率达到56%。
先破再立,绝处求生。江西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位于赣西的萍乡市湘东区,以“黑”为主色调的煤炭是当地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湘东区一口气关掉了17家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低效投资,不少煤矿企业从“地下”转战“地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
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湘东区的变化是江西去产能的一个缩影。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费成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江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沈谦芳说:“改革,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在于降低成本,随着各项关键性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的红利将持续释放。”(新华社1月6日电) (记者 刘健 李兴文 余贤红)
“十三五”开局之年“江西速度”观察 -
南昌16:33 07.01.2017 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