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昨播出 龚全珍当选
中国江西网讯 央视马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老阿姨》再度让全国观众瞩目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2月10日晚8时,央视综合频道开始播放“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龚全珍老人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在个人当选人物中压轴出场,全场为之动容。当晚,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致电龚全珍老人。谈起自己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龚老深情地说:“感谢全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信任,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今后我还要继续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困难的群众”。
喜讯
龚全珍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代精神史诗”。
在10日晚播出的央视“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上,龚全珍作为个人当选人物,压轴出场。在与主持人敬一丹对话时,感慨地说:“我现在也是在受教育,今天这个晚会前边的模范人物,都是我的老师,值得我从今以后认真向他们学习。”说到这,龚全珍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盛典现场,敬一丹转达了往届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丽莉对龚全珍的问好,并代提了一个问题:“做一时好人容易,做一生好人确实难,您理解难在哪儿?”面对这一问题,龚全珍说:“我觉得不难,只要自己每天都来检查检查自己,这一天都干了什么事情,做的事情有没有好处?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来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好逸恶劳’。”她坚定地说:“做的事情好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为个人谋福利,而是为大家的话,大家就会赞成,给你掌声。”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评价龚全珍:“读她,我读懂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读她,可以让今天的领导干部们,净化一次灵魂。”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童年评价龚全珍:“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感动中国》给龚全珍的颁奖辞是: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万水千山,脚步总是坚定,而爱越发宽广。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随着龚全珍举起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杯,大屏幕上闪烁出“松筠之节”四个大字,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对话
龚全珍:做得还不够 今后还要继续尽力帮助困难群众
2月10日晚,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致电龚全珍老人,祝贺她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于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龚老说:“感谢全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信任,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继而,龚老又重复了那句她常挂在嘴边的“我做得还不够”。并称:“今后我还要继续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困难的群众。”
去年12月31日,龚全珍倡议的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成立。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于龚全珍自愿捐赠、企事业单位自愿捐赠以及个人捐赠。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特困户就医、就读和保障基本生活。该基金会采取定期救助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救助对象由龚全珍根据需要提出,或由其他理事商议提出,经龚全珍同意后确定。
“春节前,我委托外孙金锋和县里几名工作人员,一起慰问了部分贫困的学生和群众共计18人,金额1.1万元。”对于基金会的每一笔资金的情况,龚老记得清清楚楚。她告诉记者,春节后,有一位爱心人士又向基金会捐入10万元善款。“很感谢这位爱心人士的捐助。”她说,今年,计划对莲花县的贫困学生和群众再次进行摸底,对一些特别贫困的进行长期资助。
歌曲《老阿姨》原唱、空政文工团演员汤非:把龚奶奶的精神传承下去比唱好这首歌更重要
获知龚老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为歌曲《老阿姨》的原唱,汤非特别激动,与龚老接触交往的点点滴滴涌上他的心头。
“奶奶真的不像一位91岁的老人。”汤非概括龚老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是思维特别清晰,特别健谈。“1月中旬,我到莲花县录制央视‘心连心’演出,和奶奶有着亲密接触。”他清晰地记得,在龚老的家里,龚老拿出弥足珍贵的相册,与他一起翻开一张张历史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我和奶奶有说不完的话题。”
“奶奶生活艰苦朴素,和这个家庭严格的家规令我记忆犹新。”汤非记得,他见到龚老吃饭时,老人剩下的饭菜都是女儿吃光。“这个细节我终身难忘,真的令人敬佩!”在汤非看来,龚老的学习精神,坚持写日记,以及始终如一帮助他人的精神,都令他难忘。“龚奶奶始终有一份信念在心中。”
“作为一名‘80后’,在这个年代里,我们应该学习龚老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精神。”汤非说,作为歌曲《老阿姨》的原唱,他特别荣幸。“我觉得,把龚奶奶的精神传承下去,比唱好这首歌更重要。”
链接
“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胡佩兰: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
方俊明: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
沈克泉、沈昌健: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
龚全珍: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
刘盛兰: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
段爱平: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
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
陈俊贵: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
姚厚芝: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
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人群体表达了年度致敬。
文/图 记者陈艳伟
来源: 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 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