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音乐选秀:从火爆但无序到类型多元和品质较量
选秀只是一个平台,而不能成为流行音乐生长的唯一土壤。重要的是利用好这个平台,利用好它的“观众缘”,促成更多优秀歌曲、歌手和音乐人的筛选,鼓励更多元的音乐探索
十年前的五月,我在多雨的成都目睹了四万个热爱歌唱的女孩共同参加一个音乐选秀比赛,而包括我在内的评委们,最终从这四万人中选出了三个女孩参加全国总决赛。那三个女孩就是“超级女声”李宇春、张靓颖、何洁,那一年后来被称为“选秀元年”。
光阴荏苒,我们可以回首,看看十年选秀究竟划出了怎样的轨迹,又为中国歌坛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以“超女”为代表的音乐选秀,其标志意义在于改变了中国流行歌坛的歌手产生方式。在选秀之前,流行歌手的产生分两种:主流的方式是唱片公司包装体系,唱片公司发掘新人,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包装,待其成熟后录制唱片,再通过宣传、推广走向市场;另一种是艺术院团成员通过青年歌手大奖赛、金钟奖等国字头专业比赛和晚会演出,逐渐为人所知。无论哪种方式,产生出来的都是经过音乐训练的准专业歌手,其产生方式也大多和歌迷无关。选秀在两方面完全打破了传统造星机制:以歌手而言,只需经过三个月的比赛,一个平民“草根”就有可能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歌手;而对于歌迷来说,在三个月的比赛时间里,通过关注、宣传、投票等方式,充分享受一手打造偶像的成就感,同时也成为选秀歌手的忠实粉丝。
是的,选秀歌手,这四个字是十年间很多歌手赖以成名的根本,也是他们身上的一道标签。他们经由选秀省去了漫长的培训期和宣传期而一举成名,但要面对一夜成名后媒体和公众对自己音乐能力的怀疑。更危险的是,选秀的关注热度往往是由透支媒体曝光度而来的,在比赛结束后,如何克服浮躁,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代表作,就变成了很多选秀歌手难以完成的任务。可以看到,十年间有很多歌手因选秀平台走出来,成为新星甚至大明星,更多的人却没能在歌坛立足,比赛中的亮相就此成为他们歌唱生涯的顶点。
可是,很难就此指责选秀的诞生阻挡了歌坛正常的歌手推出和造星路径。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盗版和互联网时代的双重冲击,唱片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被打破,传统的造星渠道已经出了问题,或许可以说,即便没有选秀,这十年间唱片公司体系推出歌手的音乐性也已乏善可陈。选秀虽然改变了歌手出道的方式,却难以在音乐本体上带来同样层次的变革。
最初的“超级女声”等节目都模仿欧美,但欧美音乐选秀中核心的对音乐本身的重视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巨大投入,却是未曾被重视的。对音乐本身不够尊重加之一夜爆红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让中国电视界迅速将选秀“玩坏”,变为一场收视率游戏。2007年起,随着选秀节目的制作播出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观众已经对打着音乐旗号的所谓炒作和作秀渐渐厌烦,选秀步入持续数年的低潮。
后来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联手将中国的电视音乐选秀由早期的山寨模仿阶段,推进到打造“音乐大片”的新阶段。音乐和歌唱本身,开始重新成为选秀节目的核心,大编制乐队、演唱会级音响等由此成为选秀节目的标配,甚至优秀乐手、录音师也跟着炙手可热起来。当然,“大片时代”的选秀依然存在问题,如对引进模式的过度依赖以及对原创音乐的漠视。《中国好声音》曾规定,所有选手不允许唱自己的原创作品,理由是国外模式认为新歌没有收视率。此外,此类节目中“真人秀”环节的加入也常被大众质疑为刻意煽情甚至弄虚作假,为博取关注而刻意“飙高音”的方式也被诟病。
这种情况在2014年有所变化,两个纯原创节目再次为音乐选秀赢得了口碑。一个是“国字头”的流行音乐赛事——中国音协金钟奖,以类似足球联赛的方式,吸引了国内多数主流唱片公司参赛;另一个是由《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公司打造的旨在推出原创歌曲和唱作人的《中国好歌曲》。后者以原创为核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消费音乐、收视挂帅”的电视台选秀模式。轻视原创并非电视台一家之过。事实上,中国音乐创作相关版权制度的不完备和保护不力,是音乐产业多年来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好歌曲》在发掘一批包括90后、95后在内的优秀唱作人的同时,敏锐推动了音乐创作新势力的集结发声。
总的来看,经过这十年历练打磨,音乐选秀已经从最初的火爆但无序,走向今天的类型多元和品质较量。越来越多的人对选秀有了理性认识:归根结底,选秀只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平台,而不能成为流行音乐生长的唯一土壤。重要的是利用好这个平台,利用好它的“观众缘”,促成优秀歌手、优秀歌曲和优秀音乐人的筛选,鼓励更多元的音乐探索。既然本质上互相需要,那就互相包容促进改变,这才是十年后中国流行音乐与选秀节目共同进步的最佳起点。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9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