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半月募千件衣 送进云南深山成难题(图)
本报10月21日相关版面
面对市民捐赠的大量物资,如何运到山区成了张志勇眼下的难题
10月21日,本报报道了上海退伍老兵张志勇云南助学11年的故事,引发热烈的讨论,有人被他的精神感动,也有人认为做善事的前提是 “修身齐家”,凡事都要量力而行。这些讨论对张志勇来说并不重要,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忙着为山区的贫困孩子筹款筹物。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张志勇位于漕溪路上的工作室,得知两个消息:好消息是近一个月来张志勇陆续收到大量市民捐助的物资;坏消息是当地缺乏物流渠道,如何把这些物资送到山区里成了目前的难题。
市民捐款捐物助老兵行善
在默默无闻独自助学十一年后,张志勇的故事通过本报报道而被市民所知,在舆论的聚光灯下,有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慈善理念,但大多数人都认同他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对于张志勇而言,他并不习惯被过多的关注,在推掉了大部分采访后,他依旧在漕溪路上的小工作室继续忙碌着。
记者再次见到张志勇时,他正在为云南瑞丽的一名少数民族残疾女孩联系治病事宜,为了帮这名女孩支付医疗费,他卖掉了一对收藏多年的翡翠手镯。张志勇告诉记者,几天后他又将再次前往云南勐海,因为经过媒体报道后,他的慈善工作室一下子多出了许多市民捐赠的物资。
打开仓库大门,记者看到市民捐赠的衣物堆积如山。张志勇说,在媒体报道了他的故事后,许多市民通过各种渠道与他取得联系,以个人或者单位的名义捐款捐物。有一家高校将新生的使用完的数百件军训服全部捐赠;另一家学校发动学生和家长开展义卖,筹得善款数千元;短短半个月,张志勇就收到各界市民捐赠的衣物上千件,善款数千元。
有望成立慈善专项基金
当市民纷纷找到他捐款捐物时,张志勇却开始觉得有些担心,以前他捐出去都是自己的钱,没有监管上的问题,但现在手中的善款寄托着他人的爱心和信任,让他心中惴惴不安起来,生怕自己一有疏忽伤了别人的心,也坏了自己的信誉。
为了让每一个捐助者能查到捐助财物的去处,张志勇做了一本记录本,详细地记录每一项捐助的明细以及去向,他说要给好心人都有一个交代。因为之前都是“单枪匹马”地做慈善,他并不熟悉“正规化”的慈善模式,希望找到第三方监管保证公信力但苦于没有方向,此时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分会联系到了他,愿意提供帮助,并以他的名义申请建立专项慈善基金,并起到第三方监管的作用。
张志勇告诉记者,一个名为“志勇慈善专项基金”的项目正在筹划中,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分会的工作人员正在草拟章程、制定细则,账目由他管理,基金会只提供“技术支持”和第三方监管,帮助他的慈善事业更顺畅地走下去。他目前也在物色合适的志愿者人选,结束“一人搞慈善”的状态,建立一个规范高效的公益机构。
慈善物资物流成难题
爱心市民纷纷捐款捐物,公益工作室也日渐走上正规,但这几天张志勇还是在为物资的事情而心烦,因为这批物资的量太大了,而当地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很差,他根本没有办法把它们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张志勇告诉记者,这几天他的战友都来帮他打包堆积如山的衣物,通过邮局运到云南并不是件麻烦事,但麻烦的是如何将物资从城区运输到山区。
“大城市都不缺这些东西,都可以买到,但凡交通便利的地区都不缺,而真正需要这些衣物的地方,都是很难进入的地区。 ”张志勇说,当地的一些自然村至今都未通路,除非步行或者乘坐越野车才能进入,一般的运输车辆很难达到。
“以前量小,我自己可以解决,现在这批物资量太大,我一个人没有办法运进山,找人运输成本太高承担不起。 ”张志勇说他近日会将物资先运到香格里拉,然后再设法一点一点运进山区。 “都是大家的心意,不能辜负了。 ”张志勇告诉记者,从前每次去云南几乎都是“孤军奋战”,但这次他觉得自己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