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内部巡视显成效 信息公开提升舆情形象

21.07.2015  18:30

中央纪委批国企贱卖贵买: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栏目7月13日刊文《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之一--全面从严治党 国企尤为紧迫》称,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党组织决不能置身事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在国有企业尤为紧迫。此前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专项巡视中发现,有的企业以改革为名,打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旗号,贱卖贵买、予取予求,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

研判与建议:

文章指出,部分企业存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名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这一表态透露出的信号是,防止国资流失是国企改革的应有之义,国企改革要坚决杜绝以改革之名,行侵吞国资之实。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学思践悟”栏目一直以来以刊登的文章言辞犀利、洞察深刻、极富前瞻性而备受舆论关注。因此,“学思践悟”在中央第二轮巡视之际刊发“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系列文章,显得颇有深意,或将成为下阶段央国企舆情的重要导向。媒体有可能结合部分央国企国资流失事实进行信息的二次传播,对有关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央国企自身在进行改革相关举措的探索和宣传时,也需要对国资流失风险及其引发的舆论关注进行充分评估。

中储粮“打白条”续:二千多万粮款被挪用

7月14日,中国之声报道称,安徽定远上千农户追讨粮食收购款,中储粮两千多万财政资金不知所踪。当日,中储粮总公司网站刊登信息来源为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的《中储粮滁州直属库托市收购不存在“打白条”问题》、《地方政府关于滁州民生米业拖欠粮款一事的调查结果-- 滁州“打白条”事件真相》两份回应。上述回应均称有关收购没有违规操作行为,不存在“打白条”问题。

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回应还指出,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售粮凭证与中储粮无关,相关媒体报道与事实不符,“损害了国家粮食托市收购的信誉,也给中储粮安徽分公司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其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利)”。

7月17日,中国之声后续报道指出,大量本该由中储粮归档的关键粮款票据,实际上被经营收储点的当地企业“民生米业”掌握,本该兑付给售粮者本人的粮款则流进了民生米业控制的账户。随后,民生米业将二千多万粮款挪作他用。

研判与建议:

整体来看,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及中储粮总公司在“打白条”事件中,存在危机应对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失误,直接或间接导致舆情持续发酵,对企业形象造成了影响。

首先,有关回应内容前后矛盾。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有关回应称,“中储粮滁州直属库在租赁民生米业部分仓库收购中,将售粮款直接打到售粮经纪人、农户的结算卡上。”但在中国之声后续调查报道中,中储粮滁州直属库则将粮款打到了定远县有关经纪人之外的银行卡上,理由是经纪人售粮时提供了他们的相关证件,但三人均表示不认识收款人。中储粮“看证不看人”的“直接支付”,难以令人信服。

其次,处理媒企关系的态度稍欠稳妥。中储粮中储粮安徽分公司作为事件当事人,有权利对有关报道内容提出异议,也有权利诉诸法律手段。但从舆情应对上看,在事件尚存争议的情况下,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的对抗性表态无益于化解分歧;同时,作为地方分公司,其所称报道“损害了国家粮食托市收购的信誉”的表述,也有居高临下“扣帽子”的舆论观感,不利于争取舆论认同。

第三,在此基础上,中储粮总公司在没有独立调查结果的情况下刊登安徽分公司有关情况说明,有为其“背书”之嫌。这一举动也导致事件关注度在尚存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升级,可以说中储粮总公司的高层级应对在时机和内容把握上都有一定缺陷。

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和中储粮总公司的上述三点失误,在身处舆情危机中的央国企身上并不鲜见。第一时间发声的应对自觉值得肯定,但在准备不够充分,对舆情态势把握不够准确的情况下急于表态,反而有将自身置于被动的可能。这一过程中,央国企应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保持回应内容的一致性是危机应对的基础工作,而对媒体报道失实的判断与法律追责,更应持谨慎态度;企业总公司与分公司在舆情危机上的“分层应对”强调应对有重点、有层次,而非单一的总公司“取而代之”。

华润总公司:巡视华润万家等5单位发现问题61个

2015年4月,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国华润总公司党委成立两个专项巡视组,对公司下属的华润万家、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医药、华润信托等5家单位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内部巡视。巡视共发现问题61个,提出巡视整改意见22条,移交问题线索114条。华润总公司表示,对在此次内部巡视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总公司党委将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完善制度流程、推进管理提升。华润总公司计划两年内对集团各直属企业实现巡视工作全覆盖。

研判与建议:

今年上半年来,从中国邮政、国投公司、神华集团、中国移动,到最近的华润总公司,央国企开展对下属单位的内部巡视已蔚为大观。央国企开展内部巡视,对于发挥巡视工作的制度优势,强化企业监督,落实央国企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的主体责任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中央巡视对骨干央企全覆盖的条件下,央国企内部巡视更显传导作用,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在目前舆论环境下,央国企开展内部巡视,在严格遵守巡视流程等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巡视信息公开力度,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避免内部巡视流于形式;同时,企业内部巡视也可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宣传,凸显内部巡视在促进央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法治化上的积极意义。

贵州茅台“任性”设11名高薪副总:年薪百万以上

据报道,7月13日晚,贵州茅台公告称决定聘任何英姿等5人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媒体统计发现,截至目前,贵州茅台的副总经理一职已经达到11位,遥遥领先于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六七位副总经理的配置。对此,董秘办人士解释称,新增副总经理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报道还称,贵州茅台多位副总年薪在百万以上。

研判与建议:

有关报道发出后,在当前国企改革语境下,贵州茅台总数达11人的副总经理阵容及相对较高的年薪,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新增副总经理,是对受聘者“过去工作的肯定”自不待言,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司发展需要,或将持续吸引舆论关注。企业给出的“以老带新”的解释,也需要实际的工作成绩来证明。特别是在当前酒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新增副总带来的人力成本上升或将推高负面舆情风险。

在目前国企改革舆论大环境下,国有企业高管调整和薪酬方面信息敏感度较高,企业在发布相关信息时需要充分考虑舆论的可能反应,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加大相关决策必要性和合理性宣传,缓解舆论震荡。

中航工业董事长披露护盘全过程:敌人是冲五星红旗来的

据报道,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近日谈到前不久的股市波动时表示,这一轮股市暴跌有恶意做空势力操纵,是针对中国发起的一场经济战争。在介绍中航工业护盘过程、表明要“打赢这场'A股保卫战‘”的同时,林左鸣还称,中小投资者是救市铁杆盟军,央企救市并非高抛低吸与小股民争利。

研判与建议:

目前,前不久发生的股市震荡引发的舆论关注已经有所平息,但有关话题并未彻底脱敏,公众人物的有关发言仍旧能够引发争议。在此次事件中,虽然中航工业在股市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在有关舆论背景下,央企借披露护盘行动获得舆论积极回应的努力难称明智;而林左鸣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家,更兼中央委员身份,对此轮股市波动进行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判断--“敌人是冲五星红旗来的”,并被媒体在转载时置入到标题中,势必引发舆论大范围关注,对弥合舆论场围绕股市的有关分歧难以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家对于股市的言论依旧敏感,容易引发过度解读。作为央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在发表公开言论前,需从舆论大局出发,把握敏感话题的发声程度,谨慎发表对有关问题的定义、预测性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