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共交通体系: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交、长距离轨道

04.10.2022  17:01

   完善交通骨干线网,打造一体化公交体系——

   畅通南昌”建设让百姓出行更便利

  “7公里多路,以前开车上下班要1个小时。政府抢修了沿江快速通道,现在每天上下班也就20分钟。”家住江西南昌市西湖区抚河北路、在红谷滩区上班的周先生说。

  周先生的便利得益于“畅通南昌”建设。 两年来,南昌创新交通综合治理模式,推动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车辆不限号、交通不拥堵”的双重效益。

   规划先行,完善交通骨干线网。 南昌高标准开展干线路网和轨道线网专项规划编制,优化“十纵十横十联、三环多射”骨干路网,构建交通路网和轨道线网的“双骨架”体系。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干线路网里程达311公里,洪州大桥、复兴大桥、洪腾高架、西二环高速正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北延和东延、2号线东延正加速推进,城市交通骨干线网进一步完善。

   公交优先,优化出行服务体系。 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融合,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目前已开通运营4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近130公里, 全市地铁站均实现百米内公交接驳,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到36%,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6%。

   分类攻坚,全力打通“断头路”。 对一些久拖不决、久推不动的项目,纳入“胡子工程”进行重点攻坚、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46个“断头路”项目纳入打通计划,总投资约15.87亿元,总长度约28.54公里,已开工38个,已通车10条;南外环高速、昌西大道等13个“胡子工程”已完成销号,年内还有5个项目将销号,城市道路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

   精准治堵,提高道路畅通水平。 建立交通堵点实时动态优化排查机制,加大对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区域交通拥堵排查整治力度;“一点一策”实施“小改小革”,畅通城市“微循环”。 目前全市主动排查交通堵点897个,已完成销号813个。

   科技赋能,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依托“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和前端智能视觉设备,导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车辆行驶等数据,建立信号配时中心,创新“交通信号三级优化”机制,为精准导调、及时疏堵、闭环反馈提供强大数据和技术支撑。今年以来,针对性进行 预案控制、一键绿灯多路口 联动控制3285次,路口停车延误平均下降15.48%。

  与2019年前相比, 目前南昌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由118.2万辆增至144.3万辆,增长22.1%;平均车速从31.9公里每小时提升至38公里每小时,提高19.1%。

  “提升的不仅仅是车速”,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说,“我们就是想通过以‘畅通南昌’建设为抓手,探索交通综合治理模式,既要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更要提升干部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干部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和客商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南昌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建设和营商环境的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