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因缺钱倒闭

11.12.2014  13:46
  11月28日凌晨,南昌市红谷滩警方抓获南昌县春晓米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魏某,由此,一起800万元的特大骗贷案浮出水面。就在破获此案的前11天,南昌县幽兰镇涂村姚氏米业有限公司老板失联。记者12月10日获悉,“米老板”跑路或被抓并非个案,目前南昌已有数家粮食加工企业倒闭,主因是“米老板”以米为媒,将从银行借贷来的资金挪作他用后出现资金链断裂。

  一名米老板的发迹

  40多岁的李明(化名)是南昌市青山湖区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的老板,至12月10日,他已经在外躲了半年以上,自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自己造成的”。

  2009年,李明拿着四处凑来的几十万元现金,购买了加工稻谷的机器,自己也从一名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厂长。“第一件事就是确保收谷子,当时竞争也比较大,像我一样的加工厂至少有10多家。”李明说,他还记得厂子开业后,因流动资金不足,大部分收来的稻谷都不能立即付钱,不少人都打了白条。

  2010年,李明的加工厂渐渐走上了正轨,纯利润达到了30多万元。随后,他想扩大工厂规模,但资金成了大问题。“我就去问一个认识的同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李明说,那位朋友指点迷津说,可以通过抵押稻谷的方式,向银行贷款。

  一名从事信贷多年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2010年开始,工行、交行、农行、民生等银行都已经在大力发展稻谷产品的质押贷款业务,其中工行与南昌大部分较大的粮食加工企业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对这些企业投放近3亿元贷款。

  在这种背景下,2011年,李明用收来的粮食在南昌一家银行贷款200万元,并开设了一家分厂。李明说,这一年他赚的钱远多于上一年的钱。尝到了甜头的李明,厂子也越做越大,一方面向银行贷款的数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他从2012年开始,学会了摆阔,去高档酒店吃饭,到娱乐会所唱歌等,车也换成了一辆购价80余万元的全球知名品牌的越野车。

  “光是玩一个晚上至少要花5000元,有时候还不止。”李明说,2012年至2013年,他从几家银行共贷款1000余万元,本来身家只有300万元左右的他拿着这些钱,突然迷失了方向。因为做稻谷加工的利润下降,不足以支撑他的日常开销。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民间借贷。“一个朋友告诉我,浙江那边有老板需要钱,并且愿意出高利息,如果我手上有闲钱的话,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赚点钱。”李明说,思考了几个晚上后,2013年6月,他借出了800万元,因工厂发展也需要资金,所以这800万元中有一部分还是问亲朋好友凑的,按约定李明每月能拿到5分利息。

  无法偿还贷款的恶果

  有句俗语叫“借钱容易收钱难”,李明借出钱后,只是顺利拿到了4个月利息后,便被朋友告知浙江老板因生意亏损,人已经跑了。“当时我一听人就懵了,我就是把厂子卖掉也换不起这么多钱啊。”李明说,厂里的机器就算按原价也只值200万元不到,仓库里的粮食因贷款早已抵押给了银行,自己不仅欠银行上千万,还欠亲戚朋友的钱,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觉得“仿佛回到了旧社会”。

  2014年,因还不起银行利息,李明的仓库和工厂被法院封了,因欠亲朋好友的钱,李明被逼得有家回不了。李明说,像他一样东躲西藏的米老板,最少有10个。

  偏离主业“以钱生钱

  据了解,不少稻谷加工厂的老板和李明一样,从银行贷到不少款后,便开始“变质”,企图用简单、便捷的方式“以钱生钱”。

  某银行负责信贷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南昌市至少有超过10家比较大的粮食加工企业倒闭,其中不少老板都是像李明一样,受到民间借贷的牵连。“南昌市共有200多家民营粮食加工企业,这其中不少老板是互相认识的。”该工作人员说,相对来说,粮食加工风险较低,所以利润不会很高,一些老板从银行贷款后,大部分钱没有用到企业发展,而是用于其他投资。

  李明看来,粮食加工联系着上游的种植户和下游的米商。以民营为主的粮食加工企业,在这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去盲目投资外,无计划扩大生产规模、稻谷价格上涨、银行贷款政策收紧等,导致民营稻米加工企业资金链断裂,是这些企业倒闭的其他原因。

  李明说,粮食加工需要在水稻收获季节的几个月时间内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金,把全年要加工的稻子全部收购,经分期分批加工后卖出。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期货买卖基本相似。

  银行工作人员称,粮食加工企业在银行贷款,一般是以收购来的稻谷作为抵押,通过第三方公司担保,从银行借贷。如果民营稻米加工企业无法还清贷款的话,则由第三方担保公司承担欠款,若第三方担保公司也没有偿还能力,这笔贷款则由银行自行承担损失。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张凯 实习生张帅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