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湾里区:公诉科的铿锵玫瑰

29.07.2015  10:45

  湾里区检察院有这样一群公诉人, 法庭上,她们铿锵有力,指控犯罪,法庭外,她们铁血柔情,维权护法。虽然平均年龄只有30岁,但她们肩担正义,打击犯罪不手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国家公诉人的神圣使命。她们是南昌市检察机关“先进个人”,是“全市政法先进个人”、“南昌市诉辩大赛优秀辩手”。

庭审现场,教育群众远离毒品

走进湾里区检察院公诉科,桌上摆放着满满的案卷材料,公诉人正在为被告人杨某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做庭审准备。此次庭审是湾里区人民检察院会同湾里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一次观摩庭示范庭,旨在以案释法,惩教结合,提高群众拒毒防毒意识。

在路上,公诉人再次核对起诉书和出庭预案,标注需要出示的关键证据以应对被告人及律师可能提出的异议,到达法院后,审判庭内坐满了旁听群众。上午9点30分,随着审判长宣布开庭,刑事审判正式开始。被告人杨某多次容留他人在其租住房内吸食毒品“麻古”和“冰毒”,庭审中,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并通过多媒体示证的方式向法庭出示了书证、证人证言、现场照片及被告人供述等证据,在发表公诉意见时,公诉人详细分析了被告人杨某走上毒品犯罪道路的原因以及毒品的危害性。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当庭悔过并对家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旁听的群众亲眼目睹了法庭的审判过程和毒品犯罪的法律后果,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纷纷表示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能重蹈覆辙。

跋山涉水,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

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社会调查制度的规定,本着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必须进行社会调查,为正确处理该类案件,为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全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针对近期查办的一起未成年故意伤害案件,公诉人来到了辖区内的自然村。

犯罪嫌疑人李某曾因在校期间与同班同学杨某某发生矛盾,怀恨在心,辍学之后,便纠集他人来到杨某就读的中学对杨某某实施殴打,并用刀捅伤杨某某,致杨某某重伤二级。

公诉人走访了李某的左邻右舍及村干部,对李某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背景、涉案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后发现,李某现年15岁,2013年读完八年级后便辍学在家,李某平时比较老实,李某父母均系农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全由母亲打点,父母感情常年不睦,经常吵架,对孩子的成长疏于管教。之所以造成李某今日现状,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在里面。最后,公诉人向李某的监护人及被害人家属征求了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尽力帮助李某尽快回归学校和社会。

柔情满怀,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港湾

  白天忙于办案,夜晚她们的脚步也没有停歇,疲惫的公诉人坐在从自然村回单位的车上想起了小云,那个家庭困难,基本无人看管的小女孩。她决定掉转车头再去一趟位于梅岭脚下的袁家村。这是湾里区检察院指定挂点帮扶村。近年来,湾里区检察院开展了“检察官送法下乡、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服务活动,建立了“一对一” 结对帮扶制度,每位干警帮扶一名留守儿童,小云(化名)就是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每个月她都会来小云家,了解小云的学习生活情况,由于小云的家庭情况特殊,平时会不定时的对小云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不小云释放不良情绪,帮助小云树立信心,增强对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

来到小云家,小云奶奶正在家门口给小云的哥哥喂饭。村里的干部说道,小云的哥哥今年16岁,因患有脑萎缩,现在只相当于4岁儿童的智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患有高血压的奶奶除了要照顾小云的哥哥,还要照顾患有肺结核的小云的叔叔,小云的妈妈因家庭负担太重离家出走,全家仅靠小云的父亲在外打工补贴家中。说到这里,小云的眼睛湿润了。小云从小就很懂事,不仅能帮助奶奶做家务,现在五年级的她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上前三名。说到这,公诉人走向小云,与小云坐在小板凳上一起温习暑假作业。

回来后,已是夜晚八点,忙碌了一天回到办公室,又将新受理的案卷带回家中翻阅。“白天,除了开庭、提审,还有不少事务性工作,很多时候只能加班审查案卷。作为年轻的公诉人,应该懂得付出、懂得珍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出庭公诉

办案路上

关爱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