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治脏在行动”系列报道
有了综合执法队,治脏不再“一阵风”
社区环境美了、建筑工地净了、占道摊点少了、垃圾广告治了……切身感受到今年南昌治脏行动后市容环境的变化,市民刘先生心情喜忧参半:“很高兴南昌治脏集中整治期间市容环境比以往好,但又不免担心治脏成果能‘Hold’住多久?希望‘治脏’不再一阵风,是长期而非临时的。”刘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化群众期盼为真抓实干,南昌治脏行动立说立行,推进力度上是空前的。今年3月起南昌站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高度,聚全市之力打响“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攻坚战。同时,先行先试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健全完善长效治脏机制最重要的环节——街道(镇、管理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工作。据市治脏办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五十多个街道(镇、管理处)综合执法队伍已组建运行四个多月,其中青山湖区塘山镇作为示范点成效明显:综合执法变“集中收缴整治”为“日常管理”,长效治脏已成为该镇“新常态”。“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期间,塘山镇创出了南昌城管重心下移的新样本。
塘山镇位于南昌市区东北,现辖1个民营科技园企业服务中心、9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4个家委会,总人口约11.5万人,城市管理面积约20平方公里。由于“城中村”较多且城管重心未下移,该镇长久以来市容脏乱,受困于占道出店经营、卫生死角等城市管理顽疾影响。今年3月起,借助“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有利契机,塘山镇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在市、区拨付60万元的支持下,镇级又投入200多万元组建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综合执法队目前已有68人的规模,融入公安、交警、工商、城管、环卫、城建等职能。
江大南路原来出店经营、占道摊点较多,其 “马路市场”造成交通拥堵,卫生脏乱,市民反映强烈。然而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该路段,却发现市容整洁有序,沿街店铺未向人行道“伸舌头”,占道摊点也较少。“城管、公安、交警组成的综合执法队经常来,给不法商贩造成了震慑力。现在江大南路的卫生好多了!”家住附近的廖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对占道出店经营问题,一般只看到城管执法一家管理。执法人员规劝多次,整治好后又多次反弹。如今,交警、工商人员联合出动,整治效果良好,治住了出店、占道等城管顽疾。
该镇还制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责任网格管理办法,将全镇划分成27个大网格,162个小网格,范围到点,责任到人,确保在综合执法中每一条街、每一个店面、每一个点位都有专人包干。
7月20日中午,南京东路和青山湖北大道交界处,塘山镇综合执法队队员黄洋作为高新社区的网格负责人,和同事们一起在路面进行日常巡察。黄洋发现街头出现两个男青年向等红绿灯的车辆派发垃圾广告,立刻掏出手机取证,同时通知综合执法队增派力量,将派发垃圾小广告的青年扭送到派出所。经过派出所核实认定,下午黄洋和其他执法队员得到了1000元奖金。“治脏以前一阵风,就是没成立管长效的综合执法队。过去类似街头发垃圾广告的事,属于执法无人管的区域,现在大家都有积极性管。”黄洋开心地说。
据了解,塘山镇综合执法队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优势,目前成效初显。自6月1日起,综合执法队对塘山村东门市场、南京东路天虹商场、青山湖生鲜市场周边等27个重点部位出动队伍近600人次进行了85次综合整治,整治占道摊点1049处、出店经营1021处、违规户外广告148处、乱吊乱挂582处。通过各村、社区工作站,总清理垃圾广告231001条、清理垃圾953、清理卫生死角189处。
“从整治数量看,基本一天一次整治,实现了日常管理。综合执法队整合全镇执法力量,对脏乱差问题拧一个拳头出击,比以前更有力度,达到了长效治脏的效果。”塘山镇镇长、塘山镇城市综合执法队队长龚永华告诉记者。同时,记者从市治脏办获悉,目前我市街道(镇、管理处)综合执法队将陆续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学习塘山镇综合执法队运行模式,夯实街道(镇、管理处)城市管理基础。
季思敏 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