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法律监督为百姓撑起“保护伞” 甘当百姓贴身“卫士”
【 核心提示 】
中国江西网讯 漫步南昌市一些热闹的街区,乃至较为偏远的乡镇,你会发现挂有“社区检察工作室”或者“检察室”的牌子,那里迎接你的是热情的检察官,他们担负着排解社会矛盾、受理投诉举报、监督基层执法部门工作的神圣职责。
据悉,南昌市共有11个驻乡镇(开发区)检察室,231个驻社区检察工作室、工作站,将法律监督的触角直接延伸到街道、乡村、社区,延伸到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把公平正义的阳光送到群众的身边。
甘当百姓的贴身“卫士”
4月18日上午11时许,新建县新祺周村民余顺枫手持《用工合同》走进新建县人民检察院驻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室。“检察官同志,我这个合同这样签,是否妥当?”余顺枫找到检察室主任龚小辉咨询。龚小辉仔细浏览后说:“可以,这个合同很正规,这样签没有问题。”得到肯定的答复,余顺枫满意而归。
据悉,桑海检察室有4名检察官常年驻守,每天都要接待两三起类似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记者看到,这个约100余平方米的办公楼,分隔成办公区、会谈室、档案室、会议室、接待处。“其实,我这个检察室的职能挺多,既要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并及时报县检察院相关职能部门处理,也要负责配合院里开展相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如职务犯罪预防、法律宣传、社区矫正等。”龚小辉说。
延伸监督触角,推行检力下沉,这是南昌检察机关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大提升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如桑海检察室针对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企业较多的现状,将收集线索,配合县检察院相关处室查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作为重中之重,先后查办了吴国平、臧振华等挪用公款案、张钊贪污案等职务犯罪案件4件,为桑海企业集团、济生制药厂等国有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跳出个案提高监督效果
为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正当权益,南昌市检察机关还大力推行社区检察室,跳出对个案的监督,实施全面监督,提升法律监督效果。
去年12月,新建县检察院驻石岗检察室刚成立,就发现并配合办理了一起玩忽职守案件。在一次房屋坍塌事故处理中,石岗检察室干警凭着敏锐的职业洞察力,经仔细调查取证,发现坍塌房屋为违法建筑,有关部门未严格履行审批职责,造成非法建筑坍塌致1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有关部门审批责任人承受不住压力,主动到检察室自首。
跳出个案监督执法,这是市、县级检察院与派驻基层检察室在实践中探索的执法新境界。“立足夯实基础、提高基层执法水平的高度,社区检察室应当跳出传统个案监督的思路。”南昌市检察院检察长徐胜平说,“除了在个案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外,还要立足更高层面,重视影响公正、文明、规范、廉洁执法的共性问题,实施全面的监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为此,南昌市检察院还大力推行社区检察室,而社区检察室又将目光投向基层行政执法。去年年底,南昌西湖检察院驻桃花镇检察室通过群众举报、摸排走访,配合区检察院相关部门严肃查办了一起“扰商、卡商、坑商”的职务犯罪案件,挖出了企业“蛀虫”。案件结束后,企业的负责人将一面书有“经济卫士,犯罪克星”的大红锦旗送到检察室主任的手中,并称赞:“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检察官是我们企业的贴心人”。
法律监督触角延向基层
老郭是东湖区豫章街道一位视力残疾居民,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执行,属于社区矫正人员。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郭很想在家附近摆一个早点摊,但又怕批不了。东湖区检察院驻豫章检察工作室检察官了解情况之后,立即出面与相关部门协调,为老郭办好了相关手续,使他有了固定的生活来源。同时,帮扶检察官还经常与老郭联系、督促其积极参加社区矫正活动。如今,老郭已被依法解除了社区矫正,那个早点摊生意越来越好。回归社会的老郭提起这段往事,依然心存感激。
如今遍布南昌市的各检察工作室已成为化解矛盾的平台,为民排忧的帮手,社区矫正、法制宣传的窗口。而各检察工作室将法律监督触角有效延伸到最基层,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有效地对接了社区及村务监督,贴近民生民情,使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另外,各检察工作室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效果。
洪 放 江西日报记者 钟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