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绷紧“三条红线”连通洪城水系
2013年7月,南昌市列入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南昌市抓紧编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打造“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水系连通工程为手段,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领域,理念更新和建章立制为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健康水环境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三条红线”绷紧。南昌市 加强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制定水量分配细化方案,建立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前基本建立覆盖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环境)功能达标等控制指标体系,形成包括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和节水的管理制度体系。今年,修订《南昌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和《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已列入立法计划,力争年内颁布施行,尽快完善水资源管理地方配套法规制度体系。
南昌市将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审批事项纳入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系统,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及水污染项目的建设,从源头保障水环境安全。与此同时,加强了水功能区和重点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完善监测预警和监督管理制度。2011~2013年,赣江南昌段、抚河南昌段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2.9%、10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8.9%,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连通河湖水系。 南昌有“湖在城中、城在湖中”的自然优势,是名符其实的东方水城。该市积极践行“以水立市、以水兴市”的理念,2012年11月,投资100亿元,全面实施 “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14大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改善水环境、扮靓水景观、突出水文化,打造江湖互济、河湖相通、水系健康、水量充裕、水质优良、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滨水城市。截至目前, 9项工程进展顺利或基本完工,5项正在有序推进。其中九龙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2013年9月基本完成吹填工程,进展顺利;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孔目湖段已全面开工,今年汛前可完成主体工程并发挥效益;象湖、抚河清淤工程基本完成。南昌市同时实施了西桃花河(水厂路以北)整治工程、城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项目、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毛江口水系改道工程。
强化生态保护。 南昌市打出水生态保护限制、延伸、提升”组合拳”。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有企业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加大产能落后企业淘汰力度,实施区域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加强产业转移环境监管;实施行业准入,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加强投资引导,严把项目准入关,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强化污染减排的倒逼传导机制。
同时,南昌市扩大延伸保护领域,连片整治重点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要水库周边农村,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收集等设施建设,推广使用农村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站。加强农村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将控制区、饮用水源地及重要水库集水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划为禁养区,形成畜禽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利用的生态畜禽产业。
实施赣江、抚河、艾溪湖、乌沙河等城区主要河流湖泊的景观提升工程,河湖两岸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亲水平台、休闲公园等景观点;打造中心城区环城水系生态景观带,形成具有南昌独特风格的“一江三河八湖一水网”生态水景观格局。( 查晟 孙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