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
南昌航空大学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6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7月4—6日,南昌航空大学在井冈山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
7月4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全体校领导、高层次人才代表、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党委副书记黄士安主持。党委书记郭杰忠代表党委作开班动员讲话。郭杰忠指出,举办本次中层干部培训班旨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以井冈山精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扎扎实实做好巡视整改工作;旨在总结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经验、思考下一步的发展,让大家在畅所欲言中形成共识,为下半年党代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郭杰忠阐释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他指出,要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的实质,一面旗帜,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一个灵魂,即坚定信念;一条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一个核心,即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一个基石,即依靠群众。随后他强调,新的时期我们弘扬井冈山精神要把握四个方面: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胆识,坚持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郭杰忠要求培训期间,大家畅所欲言,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讨论学校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通过改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形成良好导向;要求全校上下把握“双一流”建设机遇,进一步明确学科方向,以学科建设带动学科群,以优势学科带动一批优势学科,同时建设一流专业以支撑学科建设、形成学科建设的动力;把握博士点申报机遇,各司其职,勇于迎接挑战,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作出100%的努力;把握航空产业发展机遇,强化学校特色和优势,特别要在通航产业和发动机研发方面有大的作为。他动员大家认真学习思考,坚定理想信念,埋头苦干实干,使学校发展走上快车道。
7月4日下午,全体学员认真聆听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肖邮华的专题讲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解读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肖邮华馆长从4个方面,概括了井冈山斗争的整个过程: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以及毛泽东引兵井冈山;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回答“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恢复根据地;向赣南闽西进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从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有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有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讲座让全体学员们深刻感悟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7月5日,全体学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北山烈士陵园,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诗词碑林以及毛泽东、朱德等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历史人物塑像。大家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意,向死难烈士默哀和敬献花圈。怀着对烈士们的无比崇敬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心情,全体学员在死难烈士纪念堂前聆听了现场教学介绍,在庄严的氛围中,全体学员们表达了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在工作岗位上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决心。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学员们在党委书记郭杰忠的引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纷纷表示,要恪守入党誓词,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的大量图片、实物、雕塑以及声、光、电现代技术的运用,从不同的层面向学员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武装反抗的旗帜,在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新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奠定坚实基础的伟大历程。大家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对大革命失败后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员们还参观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等革命历史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月6日,在黄洋界哨口,大家重温了黄洋界保卫战这段光荣胜利历史,毛主席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了80多年前,依稀中仿佛看到了军民团结共抗敌的感人画面。大家一致认为,在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锻造和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新阶段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次培训班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结束时每位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交一篇高质量的学习培训心得。3天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学员零距离感悟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领悟了特别的井冈山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训达到了激活红色基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的目的。大家纷纷表示将时刻牢记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将井冈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王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