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舰最快今天下午“到家”
记者亲历南昌舰回家之路
昨15时许在庐山市抛锚停留 今日进入赣江航行
34个春秋,累计航程17万余海里,圆满完成80余项战备巡逻、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南昌舰为保卫祖国海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舰和城市同名,城市和战舰共荣。南昌舰将回到人民军队诞生地,并将永久驻泊在英雄城南昌,全体英雄城儿女热切期盼。
为迎接“海上亲人”南昌舰回家,国庆期间,本报特派记者前往南昌舰临时停靠整修的江苏镇江,跟随南昌舰上的官兵同吃同住,用笔和镜头记录南昌舰的回家之路。
怎么修
为进赣江拆除声呐舱螺旋桨
10月3日,记者抵达江苏镇江的五峰山造船厂。只见南昌舰正被“钟山”号大型浮船坞拖出水面,下面被一排数十个大型桩基支撑着,高达30余米的南昌舰霸气威武。
9月25日,南昌舰进入镇江船坞接受整修,为让南昌舰顺利通过枯水期的赣江,工作人员对南昌舰进行了减负,对底部的声呐舱进行了切割,战舰两侧各拆除了一个大型螺旋桨。记者看到,声呐舱部位已经完成电焊封板作业,两个重达8吨的螺旋桨放置在战舰两旁。
为什么要拆除螺旋桨呢?据南昌舰回归南昌项目技术总顾问熊得堔介绍,单个螺旋桨直径达3.8米,加上与船体之间的距离,所需高度超过5米,南昌舰即将进入赣江水域,而随着枯水期的到来,赣江的水位正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螺旋桨不拆除的话,南昌舰进入赣江时可能会搁浅。
5次喷漆“美容”可维持15年
在镇江,除了进行“减负”外,工作人员还对南昌舰舰体水线以下部分进行了“美容”喷漆。
由于南昌舰舰体水线以下部分常年接触海水,大量水藻、水生物附着在舰体上。喷漆之前,工作人员对这些水生物进行了全面清除。“喷漆后可以保障南昌舰防氧化,进入赣江后,不会被水腐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普通的油漆相比,南昌舰喷的漆更具防腐性。此次整修,总共要进行5道工序的喷漆,每一道喷漆的间隔要根据现场的温度进行调节,一般需要间隔12小时左右。
记者3日抵达镇江时,南昌舰刚喷过第3道漆。此前,受镇江阴雨天气的影响,喷漆工作被迫暂停,南昌舰起航时间也往后推移了。为了让南昌舰早日“回家”,工作人员天天紧盯现场,利用晴好天气抢工期给南昌舰“美容”。“我们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后,选定江州造船厂对南昌舰进行落地前的维护、保养、整修工作。”南昌滕王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政说,经过整修后,南昌舰10至15年内不需再做保养。
10月4日下午,南昌舰进行了最后一道喷漆工作。
改变维修计划节省航行时间
根据原有安排,“南昌舰”进入内河航道后,将在江西瑞昌进入船坞进行维修。为了规避台风,南昌舰耽误了十多天的航行。而为了力争在赣江枯水期之前抵达南昌,南昌舰改变了在瑞昌维修的计划,改在江苏镇江进入船坞进行整修改造。这一计划的改变也将为南昌舰节省了航行时间。
因为维修计划改变,负责整修的江州造船厂特意派出8名工作人员前往镇江“督战”。“每天都要来看看改造的进度。”江州造船厂的雷建生曾在南海舰队当过5年的兵,曾经跟随部队巡查南沙群岛,对于军舰有着特别的感情。“作为一名老兵,南昌舰完成使命,回到英雄城南昌,改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有意义。”雷建生说,得知由他负责南昌舰的改造工作,他心情特别激动,希望南昌舰早日“回家”。
怎么拖
三根缆绳固定南昌舰向前拉
作为一艘达到3000吨级的南昌舰,只有南昌舰4分之一大小的“宁港22”号拖船如何拉着南昌舰在水中行走呢?记者了解到,拖船的前、中、后三个部位都有缆绳固定在南昌舰上。
“缆绳的拖力可以达到240吨,为两根直径34毫米的钢筋缆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倒缆(前部缆绳)主要用来控制船头以及提供向后倒的力量,还可以控制被拖船左右转动,而中间的拖缆则是军舰向前行走的动力来源,这个缆绳紧密地联系着拖船和南昌舰,拖船发动马力向前行走的同时也拉动着军舰前行,尾缆则主要控制军舰后部分,保持军舰左右转动的力量,起到控制方向的作用。
何时到
南昌舰在长江全天候航行
对于南昌舰回归南昌之事,负责拖运以及指挥协调的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提前做好了周密部署。
10月5日从五峰山造船厂开出后不久,船队来到了被船员称为“老虎口”的尹公洲航道。该航道长10公里,是连接长江、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汇水域,自然条件恶劣。“航道左右两侧只有两三百米宽,最窄处只有150米,在狭窄的航道内还要供上下行的船只行走、会让,稍不注意极易出现碰撞事故。”南京港轮驳公司总经理罗录巨告诉记者,因为航道通行难度大,南昌舰通过该航道时,他们在每条船上都安排了两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指挥护航。
此外,按照原有计划,夜间南昌舰在长江不航行,但因为前期耽误了十多天的时间,为了让南昌舰尽早回家,拖轮在长江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航行。而到了赣江段,因为赣江航道险要、弯曲,而且航标配备不完善,南昌舰夜晚停航,只在白天视线良好的情况下航行。
今天进赣江,最快下午抵昌
根据此前的计划,南昌舰原定9月底抵达南昌。因在海上遭遇了3次台风,在镇江又碰上阴雨天气,南昌舰回归的日程也有所耽误。
南昌与镇江相距约660公里,10月5日15:00左右,南昌舰所有整修工作完成,从镇江开始出坞,在“宁港22”号拖轮的作用下南昌舰踏上回归之路。
记者了解到,拖轮的动力可达4000马力,在拖船的作用下,航速达8至10公里/小时。从镇江出发后,南昌舰沿长江一路经过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地,7日早上7:30左右进入江西彭泽县境内,中午抵达湖口,下午3:30 左右在庐山市抛锚停留。因赣江段不适合航行,船队在庐山市过夜,8日5:45起航进入此次航行最关键的赣江段,因南昌舰吃水较深,而赣江正处于枯水期,速度将会减慢,如果风向、水位一切符合条件的话,南昌舰预计最快今天下午或晚上抵达南昌,如果水位太低,不适合航行,中途将会抛锚停留,时间耽搁的话,预计9日抵达南昌。
渊源
时隔9年,记者再次登舰
“南昌”这个共同的称谓,连接起红色英雄城南昌和蓝色国土卫士南昌舰。结对共建30年来,南昌人民始终把“南昌舰”视作南昌“流动的家园”,牵挂于心,每年都要对舰上官兵走访慰问,倾情服务。“南昌舰”全体官兵也视南昌为第二故乡,一直关心支持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参与双拥共建活动,双方互动频繁,血浓于水,亲如一家。
作为南昌地区主流媒体,南昌晚报与南昌舰也渊源颇深,早在2007年,南昌晚报就曾派出记者跟随南昌市慰问访问团登上南昌舰,向南昌舰全体官兵带去了南昌市民的问候。回忆当时的情景,记者杜少雄至今仍十分激动。“官兵们非常热情,带我们参观了舰上的雷达、导弹、驾驶室等装备,大开眼界。”杜少雄说,作为曾经登上过南昌舰的媒体代表,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南昌舰的消息,“南昌舰回到南昌后,我肯定要在家门口再次登舰”。
时隔9年,南昌舰完成历史使命,将永久驻泊英雄城南昌,在南昌舰即将回来之际,晚报两名特派记者10月3日抵达镇江,和舰上两名官兵同吃同住,护送南昌舰回家,用笔和镜头记录南昌舰的回归之路,与南昌舰再续前缘。
看点
南昌舰累计
航行17万海里
南昌舰,舷号163,是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1976年在广州造船厂开工建造,1979年11月下水,1982年加入我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服役后隶属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2004年海军编制体制调整,南昌舰转隶至海军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
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南昌舰见证了中国海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南昌舰入列不到一年即执行导弹发射任务,准确命中目标。入列不到两年即担任编队指挥舰执行南沙战备巡逻任务,并经南沙至赤道附近,于1984年5月12日在祖国 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抛锚,被誉为“曾母暗沙第一锚”,实现了历时35天的驱逐舰远洋之旅。
34个春秋,南昌舰累计航程17万余海里,历任11任舰长、16任政委,圆满完成了首航南沙、机动系列、神威系列、神圣系列、鹰击系列、中俄联演等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在祖国的万里海疆留下了无数闪光的航迹,为海军战斗力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昌舰组建以来,舰上官兵用忠诚和勇敢驾舰蹈海,培养了大批人才,50余名战士考上了军校或提升为军官,锻造成长了团以上领导干部60余名。曾荣获“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从严治军先进单位”“装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立下赫赫战功。(记者 涂明明 文 马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