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沉睡两千年的时光隧道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工作时刻把科学挺在最前面
无论是简牍、漆木器还是金属器、玉器,无论是马蹄金、博山炉、雁鱼灯还是玉耳杯、玉具剑、玉印……自11月4日南昌西汉大墓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境内墎墩山上的这座千年古墓,便一次次让世界为之惊呼、感叹:为什么这些“沉睡”2000多年的宝贝,能这么完完整整地走进新时代?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心中有一个“司南”,那就是“衡量一个考古工地的价值,不是看从中挖出了多少件文物,而是看单位面积内是否获取到最大化的文物信息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给杨军的“司南”作了一个时尚的注脚:考古工作必须谋定而后动,时刻把科学挺在考古的最前面。
科学规划 方案先行
2011年,杨军等人没有急着发掘已发现盗洞的南昌西汉大墓1号主墓,而是对1号主墓及其周围方圆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古调查。根据考古调查,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南昌西汉大墓完整的墓园,发现了距大墓约3公里的海昏侯国都城,以及几代海昏侯的墓园和贵族墓葬群、平民墓葬群。“这样的规划很科学,可谓是思路清晰、层层递进,避免了单纯针对主墓的发掘而忽视墓园结构的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墓园内相关遗存的共存关系和功能特点。”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这样说。
2015年进入主墓发掘阶段以来,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同步进行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发掘前,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织编写各发掘对象的具体方案,并作出详细的预案;针对发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各类出土文物特别是有机类文物《现场文物应急处理预案》。据统计,5年来,制订相关方案预案不少于20个。
科学创造 确保安全
针对主墓本体安全问题,江西考古人员创造出既简单、实用、牢固、可逆又造型美观的钢架、钢网兜护法,对主墓墓壁进行加固。针对大型棺椁的吊运,他们采用钢轨龙门吊的方式,科学解决了吊运难题,数千斤的棺椁也能轻易从墓室中搬运出来。
为防止南方雨季雨水对墓葬造成潜在危险,考古人员采用明排和打深井相结合的方法防渗水,达到保护墓葬本体和文物安全的目的。为了对不便运输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他们还搭建了4000平方米用于漆木器、简牍、金属器、纺织品、实验室考古的文物保护工作用房。保护房内恒温恒湿,对文物临时保护十分有利。在实验室考古间内还搭建了一个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的文物保护房,准备对出土的重要有机质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及修复。一旦使用,将是我国文物保护技术领域一种全新的防护手段。
针对工地安全,成立了综合保障安全组。公安、武警部队先后进驻考古发掘工地维护安全。与此同时,考古队安装监控录像,与公安局联合并网实时监控,全方位、全天候对整个工地实施监控;另外,在4万平方米工地安装了铁丝网和刀网以及红外自动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
科技护航 着眼利用
在发掘和保护过程中大量新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此次考古发掘的亮点之一。我省考古工作人员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提取文物信息,实现了发掘现场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调查和发掘前期,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初步建立起海昏侯国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
在发掘过程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采用三维技术进行扫描测绘和记录。不但对墓地进行了无人机激光扫描,而且在主墓室,尤其是回廊部分,采取逐层扫描、逐层清理的方式,全程跟踪发掘、记录。为了确保信息万无一失,在墓室顶部,考古队还长期设置一台高清晰延时摄像机,每五分钟自动拍摄一次,以后可以复原发掘的动态全过程。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将为日后的文物展示利用提供真实、可靠、清晰、互动的发掘场景。“我们在考古工作前期,就启动了三维测绘技术应用,正南北方向布置测线,线距5米,点距2米,测控点达9000多个,为今后的连续发掘工作、大遗址保护和建立考古遗址公园奠定基础。”徐长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