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南昌民生财政支出390.2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7%
“钱都花哪儿了”?通过一组组数据,南昌财政的“民生账本”清晰可见,财政稳经济惠民生的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市财政局数据显示:
1-7月,全市用于民生方面财政支出39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7%。
上半年,返还稳岗补贴1.91亿元,惠及企业2.62万户,惠及职工50.54万人。
1-7月,我市下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资金7445万元,惠及80岁以上老人13万人。
1-7月,市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0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1.1万人。
把钱花在就业保障上
“公司有一万多名员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了5400万元的缓缴资金,真有‘绝渡逢舟’的感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股份”)人事主管刘苛对记者说。江铃股份是全国重要的各类救护及防疫车辆底盘生产企业。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面临上下游产业链断供、人员不足、物料紧缺等困难。政府部门及时出台的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如同“雪中送炭”,在保障了一万余名员工权益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
江铃股份职工社保缓缴是我市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一个缩影。在新一轮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万千企业迸发新活力、展现新姿态。“为助推市场主体提升吸纳就业的能力,除延续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降低征收费率政策外,我市还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并按规定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90%,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先发放。”市财政局社保科三级主任科员王玫介绍,到6月我市共返还稳岗补贴1.91亿元,惠及企业2.62万户,惠及职工50.54万人。
初秋时节,在湾里太平镇红岭分场大家湾村一荷花池内,荷花的花瓣开始逐渐凋落,莲蓬独立于纤细的莲梗上,形状独特,别具一番风韵美感。
“我去年种莲蓬政府补贴了1万块钱。”种植户杨明口中的“补贴”是我市农村阳光助残就业补助。“以前我仅种了1亩莲蓬,得知政府有了补助政策,我将种植面积扩大到4.5亩。”因为身患残疾不能干重活,村里给杨明安排了在月亮湾景区收停车费的工作,再加上自己每年种植莲蓬增收,日子越过越好。
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我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对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年度运营补助,最高分别不超过60万元和100万元/年;对服务点和共富车间按营业面积和残疾人就业人数给予不超过8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同时结合残疾人就业人数给予一定的就业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稳就业,就是稳增收。对企业符合条件的就业人员,按全日制本科3000元(技师)、全日制大专(高级工)1000元给予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补贴;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按10万-50万元的标准给予工作经费补贴;下达就业补助资金2.2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在吸纳高校毕业生过程中实施一次性奖励、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留工培训等……在靶向投放各项稳岗引才资金政策的引导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南昌,为南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把钱花在社会救助上
“感谢社区一直惦记和关心我,你们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中秋节前夕,面对上门来探望的社区书记翁学军及志愿者,张玻激动地说。家住江纺四区14栋的低保户张玻长年瘫痪在床,社区不仅为老人申请了每月的护理照料补贴、低保金共986元,还根据老人的需求安排了志愿者上门服务,照顾起居生活。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弱势群体、兜牢民生底线,稳步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标准。2022年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分别达855元/人·月、1120元/人·月,重度残疾孤儿、其他残疾孤儿照料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1480元/人·月、1380元/人·月。到今年7月,市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0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1.1万人。
为提升社会救助效率,优化审核确认程序,我市民政部门将低保等社会救助事项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负责社会救助申请的受理、审核和确认工作,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确保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委托工作放得下、接得住,用得顺、管得好。
今年上半年,家住青山湖区站东街道的梅志(化名)因患有尿毒症进行了肾移植手术。梅志的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是33434.2元,因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属于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20060.54元后,加上医疗救助报销10030.26元,最终梅志本人负担3343.4元。“有了救助报销,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让我重燃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梅志说。
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我市聚焦重点人群,“真金白银”地落实困难群众医疗帮扶政策。“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保障措施后,剩余部分均由当地财政兜底解决。今年市财政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3000万元,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工作。”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高英保说。
群众关心期盼什么,政府“真金白银”就投到哪里。今年市财政还安排了2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临时应急补充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对象,及时实施临时救助。“按照‘小额先行救助’‘一次性审批、分阶段救助’的原则,根据乡镇(街道)大小、人口等实际情况向乡镇预发5万元-30万元左右备用金。”市民政局救助科科长朱国保介绍,到今年6月,我市已实施临时救助2524人次,发放救助金额528.7万元。
把钱花在养老服务上
9月4日12时,铁路二村的72岁居民叶金汉准时出现在“老铁食堂”,点了红烧排骨、红烧南瓜、青菜碎,还喝了一碗免费的紫菜蛋汤。“一共12元,还省时省力,比自己买菜做饭实惠多了。”叶金汉说。
西湖区铁路二村“老铁食堂”是我市打造的众多老年人幸福食堂之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引进第三方服务单位运营管理,为社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市、区财政每年对城市助餐点给予建设补贴(每个站点不超过5万元)、运营补贴(1万元-3万元)和助餐补贴(市、区两级财政各补贴3元/天·人)。”西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主任陈巧说。据了解,全市已建成具备助餐功能的长者食堂、社区食堂97个,打造“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就餐服务圈”。
为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我市财政部门还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1-2035年)项目。“安排并拨付专项资金151万元用于购买老年人助餐服务设备及配套软件,预计将覆盖1350个助餐点,切实解决老年人就餐难。”市财政局社保科王静说。
据统计,我市现有户籍人口543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03万人,老龄化率达18.97%。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是民心所向、更是政之所为。
让“银发族”的便捷生活触手可及,需要实际行动予以实现。为此,我市强化养老服务资金保障,2022年市本级筹集养老服务相关资金7200万元,用于落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一次性建设补助、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养老信息平台建设等项目,支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到今年7月,我市已下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资金7445万元,惠及80岁以上老人13万人。同时,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老年人床边延伸,拨付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5423万元,预计将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建设5000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少于10000人次,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民生是稳定之基,和谐之本。今年以来,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发力补齐民生短板,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张玥 记者邬靓/文 林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