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倾听民意解民忧 “四进五访”改“四风”

22.04.2014  11:4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卫生局坚持以焦裕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标杆,深入基层调研“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局通过走进基层一线、走进临床科室、走进服务窗口、走进重点项目以及访一线职工、访基层干部、访业务骨干、访服务对象、访“两代表、一委员”和行风监督员的“四进五访”专项调研,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加强作风建设,服务百姓健康”为载体,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居住在西湖区广润门街道的闵跃伦老人,3年前因为中风导致身体左半边偏瘫。“当年发病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当时就想着躺在床上等死算了,没想到市第三医院的这些白衣天使们主动上门给我送来了希望。”当谈起这群可爱的医生们,闵跃伦老人的眼中泛起了泪光。市第三医院纪委书记吴丽萍告诉记者,因为中风的原因,老人的手脚无法动弹,比较僵硬。护士们主要是帮助老人活动四肢的肌肉,引导老人自己锻炼,早日康复。“闵老是一位空巢老人,平时子女不在身边。我们要求护士们每周必须不少于一次帮助老人做康复锻炼。因为老人行动不方便,她们还经常帮助老人购买一些日用品,如今老人已经可以初步做一些日常事务了……

  市第三医院的医生进社区、进家门活动,是市卫生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医生进社区、进家门,解决了多年遗留下的“慢病人员”无人照料的问题,成为市卫生局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卫生部门不仅践行着亲民、为民的本分,同时针对目前病患反映强烈的“黑护工”现象,市卫生局真正做到心怀公心、深入查摆、勇于剖析、以实际行动解决“黑护工”问题。市洪都中医院独有的“规范护工管理制度”就是典型之一。

  作为护士的补充角色,住院病人对护工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资源不足而需求旺盛,“黑护工”现象日益蔓延,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市洪都中医院为了让患者得实惠,主动规范护工市场。该院与这些护工商谈,苦口婆心地说服他们接受专业训练,统一规范护理价格,把他们纳入医院的管理范畴当中。在病人廖龙秀的病房里,记者看到,护工正在细心地为老人梳头。“在来这里以前,我们考察了几个医院,有的没有护工,有的护工漫天要价,不像这里,护工每天服务得很仔细,我很满意。”当谈起护工时,廖龙秀笑着告诉记者。

  据洪都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润香介绍,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市洪都中医院加大力度对护工进行培训。“我们规定护工在熟悉基本卫生规范的基础上,倡导护工学习各种病人的生活护理常识,确保病人的日常起居。同时,我们要求各科室护士长对这些护工的品德和敬业程度进行考核,对病人意见较大的不合格护工予以辞退。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卫生局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等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干实事而不做表面文章;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市卫生局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将惠及更多群众。(刘兰萍 本报记者 钟宏瑜)